观众正在欣赏作品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艺术展览、活动越来越红火,画廊日常性的展示、独立策划人的学术展、各地双年展、博览会、艺术节等等,可谓摩肩接踵、应接不暇。这些艺术活动特点各异,水平也参差不齐。粗略统计一下,自2007年9月开始至年底,国内大型的艺术活动多达十余项之多。
艺术活动如此兴盛未必不妥,但如果稍加注意,便不难发现,当代艺术在国际范围内所取得的商业成就是带动国内艺术活动火爆异常的主要因素之一。众路人马各怀心思,都希望在艺术这个大蛋糕上切得一小块。因此,艺术活动的质量日益下降,而独立的学术展览更是少得可怜,甚至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艺术状况而言,虽然宣传力度大大加强,艺术品的交易额不断攀升,对艺术的尊重却逐渐弱化。
如果我们对这些年来最具有活力的一种艺术活动形式“博览会”做一个小小的分析,就会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在世界范围内,新世纪的博览会似乎非常活跃,甚至在某些程度上已然超过了传统的双年展/三年展形式。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资金,譬如巴塞尔作为目前最有全球影响力的博览会,拥有比双年展等艺术形式更为充足的资金力量,尽管艺术品交易是它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推介新艺术、主题展、回顾展,以及大量的学术研讨会、非营利艺术活动都是其有机组成部分。艺术经济与纯艺术的发展、研究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共存机制。
反观国内的此类活动,都以卖画的交易量作为至高无上的标准,而推动本土艺术和艺术家的发展则不在其视野之内。这种由利益主导的临时性活动难以形成一种真正的长期发展机制。如果本土的当代艺术不再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试问博览会将如何自持和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外,以画廊或地方艺术经济实体为主导的艺术节也在劫难逃,往往是举办一两届之后便偃旗息鼓,卷土重来、东山再起者屈指可数。
如果我们能按现状去想象中国各种博览会的未来,那么也就不难理解地方性艺术节和艺术活动难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国内双年展/三年展在艺术的纯粹性和学术性上稍有优势,但“国际化”的梦想、资金的不足以及地方的干预都成为制约双年展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收藏家一次性的盈利模式、艺术家的投机意图、艺术基金和赞助机构的稀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短视观念业已成为制约艺术活动的发展步伐和展览纯粹性的拦路虎。艺术在表象上的复兴与自身实质上的堕落其实仅一步之遥,认清这些现象并且思考如何改变之,已经成为我们今天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