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
周璇
胡蝶
陶金
收藏电影明星照是伴随着上世纪20世纪初电影在中国出现以后。当中国影迷和收藏爱好者看到葛丽泰·嘉宝等一批外国明星剧照后,惊鸿照影,劈面惊艳,他们把好莱坞明星照看成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收藏品。
当时,有人收藏外国明星照“走火入魔”。在1931年5月出版的《电影月刊》上,刊登了一封由“中国上海”写给好莱坞明星琵琵·丹妮尔(Bebe Daniels)的《情书》,这位写信者正是看到并收藏了丹妮尔的明星剧照后发生了情感。由此可见电影明星照的魅力。
民国时期的电影明星崇拜者与现在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据电影史家沈寂记载,当王汉伦到南洋各地登台表演之前,有很多影迷拥到她下榻的旅馆,要求一睹芳容。“王小姐在正式登台之前,不接见任何人,但是可以买一张由王小姐亲笔签名的照片,每张50元。”
这一批购买王汉伦明星照片收藏的影迷,也是中国第一批明星签名照的收藏家。如果他们还保留有这张当时50元购买的照片,今天拿到拍卖市场上,他们也就成了最成功的明星照片收藏投资者了。
明星照受追捧有深刻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笔者分析,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报刊等媒体炒作。或许是王汉伦签名出售明星照片启发了当时的电影报刊,或许是电影报刊启发了王汉伦。总之,明星照成为影迷追逐对象与电影报刊宣传大有关系。上世纪20年代开始,几乎所有电影报刊走的都是明星照片的路子,大力推广明星。如《影戏画报》第十八期上,头版刊登的就是女演员吴素素的一张大幅剧照。几乎所有刊物都以美女明星照作封面,如《影戏杂志》第一卷第三号,封面就是明星照,并在封面注明:“本期特载中外电影明星混合大选举。”
二是选美评奖推波助澜。“电影明星混合大选举”,也即今日的选影后或最佳女主角之类,或者说就是选美。当然,并非所有在媒体上炒作的电影演员都能成为走红的明星,如《影戏世界》第十二期封面刊登的是席芳婧的“明星”照,但席芳婧在电影史上默默无闻,并未因上了封面照片就成为当红明星。
三是影迷崇拜和喜爱。明星剧照的走俏,与有一批崇拜明星的影迷密切相关。明星照片长期以来都有人收藏,但大量的收藏者不是收藏家,而是明星偶像的崇拜者,现在称为“影迷”、“发烧友”。所以,明星照受到追捧的最重要因素是影迷的喜爱和狂热,媒体和选举活动只是顺应了影迷的需要,顺势而为罢了。以前,老照片在收藏市场上收藏的人少,升值缓慢。但10年过去,再收藏电影明星老照片,就是加10倍的价也不可能买到了。2004年开始,从电影杂志到老照片,大凡和百年电影史有关的藏品,一时间成了藏市上的抢手货。一本有电影明星剧照的老电影杂志,市场上都要百元以上,原来只有10多元一张的老电影明星照片则是一路攀升,百元一张已不新鲜。
上个世纪30年代的电影明星照片在市场上不断爆出天价,即使是30年代刊登有明星照的《电影半月画报》,如今每本都价值不菲。
正如著名的旧书报刊收藏家和专家元尚所说:“老电影明星照片在流传过程中毁弃较多,而保留下来的老照片品相极好的已是少之又少。”
老电影照片在藏市上走俏,是多种因素共同运作的结果。第一是中国电影百年华诞,为电影老照片收藏推波助澜;第二是电影明星老照片具有其他资料无可替代的价值,它是重构百年电影史的主要部分;第三由于老照片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易于损坏,所以其存世量已经比较少;第四是收藏群体的扩展,收藏需求量的增加,也使得老照片的市场价格有所上扬;第五女明星的电影老照片是构成百年电影女明星史最直接的资料,其研究价值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第六是明星美女的审美价值在起作用,这些美丽的形象人见人爱。在收藏市场和古玩市场上电影明星老照片渐渐升温,就是在拍卖场上,明星老照片也成为大拍新品。如2004年嘉德在线推出了解放前老照片拍卖,其中一组8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女电影明星照片,估价为1500至2000元。那么哪些明星剧照收藏投资价值更高呢
一类是明星照片;二类是单页印刷的明星剧照;三类是各种电影画报上印制的明星剧照;四类是其他各种载体上的明星剧照。
其实,很多电影藏品都和明星剧照有关,如电影海报、电影连环画等,往往都是由明星剧照组成的。但单纯将明星剧照作为一个专题和一个类别收藏,则要将这些散见于不同载体上的明星剧照整理归类。
收藏明星照曾伴随无数人的青春梦想,早期明星照的收藏者们,依着电影的情景,梦想和描绘自己的理想生活,今天都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收藏者和明星都已经老了,但那些明星照以及收藏者和明星的人生故事都成了让人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