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去时很辉煌,将来时很模糊
来源:南方周末 2008-02-17 09:52:05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本报记者 李宏宇 发自北京  
  
  “钱在讲国语”  

  形容2007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圈,该用“热闹”还是“折腾”呢?

  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蔡国强的《APEC景观焰火 14幅草图》又一次创下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的纪录,7424.75万港币;近年拍场上的传统项目如方力均、岳敏君、张晓刚们也在不断刷新着自己的价格纪录。

  拍卖行情的高举带动了收藏市场的热潮,市场诱使着画廊、展览一个个争先恐后冒出来。北京的画廊开到上海,上海的画廊开到北京,你来我往欣欣向荣;双年展在贵阳也开了第三届,去年又开到了安徽;不知不觉中,在各种以“厂”、“村”、“庄”为名的地头上,北京已经有了9个艺术区,只是十数年前曾在圆明园、东村挣扎流离的艺术家里,今天已经有不少人相当富有。

  与钱相关的信息不但无法回避,而且是传播率最高的,所以北京宋庄的农民也知道这帮人有钱了,要收回当年便宜卖给艺术家的房子,官司打得兴师动众。过去的大山子国际艺术节(DIAF)不见了,798里办了“798艺术节”,原来办DIAF的到草场地办了“北京当代国际艺术节”,总之也是因利而起的纷争。可见艺术跟钱走得太近,不一定全是好事情。

  据说2007年中国的当代艺术展览数量过了千,没有正式的统计,只是据说而已。

  《美国艺术》在2007年一期杂志上刊登了执行主编理查德·维恩与纽约策展人克里斯多夫·菲利普斯、评论家芭芭拉·波洛克的对谈,话题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标题就叫“钱在讲国语”。“北京圈里盛传一个笑话,说现在画廊比作品拿得出手的艺术家还多。”波洛克写中国当代艺术有近10年了,圈里混得很熟。

  “只要到798大概转一圈就知道此言不虚。”她接着说,“画廊越开越多,可值得一看的展览没几个。太多国内国外的收藏家涌进画廊淘宝,想找到明年破纪录的作品。可是成熟到足以进入国际展览的艺术家根本不够。中国的画廊虽然大量增殖,够格的艺术经营却少得可怜。大多数只能算是展厅,在勉强的空间里摆出毫无策划的展览。”

  策展人冯博一在2007年策划了十多个展览,但他自己也困惑:“市场好了,画廊多了,我做的展览里好多是跟画廊合作,也有艺术家自己出钱或有机构赞助找我做的。纯粹实验性、学术性的,占的比例少了。”列数这一年自己认为值得一提的作品,他也就举出了徐冰的《地书》、艾未未的《童话》、王鲁炎《被锯的锯》、邱志杰《为什么去那里》和史金凇的《三棵树》。  
  
  艺术家,还是艺术资本家?  

  《HI艺术》主编李昱,在为去年一期杂志写编者按时,正赶巧看了最新的李宇春演唱会,“过去我一直不喜欢这个没有唱功的女孩,但是我完全低估了一个人的成长性。现场没有明显的走调,甚至还有一些有趣的即兴。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艺术家,新作品的进步到底有多少呢?要是不违心,你能说出哪个正在大踏步进步的艺术家吗?”

  《纽约时报》记者大卫·巴博萨去年9月造访了中国艺术家张洹在上海郊区的工作室,“与其说是工作室,其实应该说是个大车间。”巴博萨在他的报道里说,“7000平方米的厂房里有一百多个工人,焊工、木匠、美院毕业生……制作着雕塑、装置、绘画等等各种作品。”他在报道标题里用“流水线”形容他看到的一切。消息迅速在中国艺术圈中散布开了,它的令人瞩目之处,在于艺术家今昔对比的强烈反差:十多年前,张洹还是苦苦挣扎在东村的行为艺术家,生活穷苦窘迫。

  大规模的“生产”当然不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独有,英国最当红的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也拥有五十多人的制作工厂。但是批评家兼策展人朱其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艺术家,还是艺术资本家”的质疑,认为这些艺术家“形成了一种全球化的艺术生产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国际都市、中心城市和地方小城这三点一线的资源”。

  生产未必就与创作相矛盾,关键还是看最终的作品。但批评者对繁荣生产之下创作退化的担忧也是合情合理。很多人赞同陈丹青在南方周末2007年度盛典上颁奖时说的“空前繁荣的荒凉”,冯博一也一样。“‘F4’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是对他们早期创作的确认和回报。1990年代初,他们也是绝对的非主流、没卖相、实验性。但他们现在的作品呢?下一步呢?这是他们的问题。”  
  
  作品像果冻 吃了跟没吃一样  

  非常年轻的艺术家也提前给拽进了市场大潮。冯博一就为某台湾画廊策划了《七零八落》,更早还有上海的《果冻时代》,主角都是1980年前后出生的艺术家。“果冻时代”这个名字起得真好,他们当中多数人的作品就像果冻:鲜艳、晶莹、爽口,但吃完了就跟没吃一样。

  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刚把2007年“最佳年轻艺术家”颁给了曾御钦——参加了去年卡塞尔文献展的台湾艺术家。“上一届是曹斐,再上一届有宋涛,再上有孙原、彭禹,去年我们居然评不出内地30岁以下的年轻艺术家。”评委顾振清说,“内地年轻艺术家现在一出校门甚至没出校门就被迫不及待地包装,投身于艺术品生产的洪流,丧失原创追求。”

  冯博一的看法要更温和,他认为当下的社会状况跟1990年代比,变化太大,“以往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态度是揭露、批判、反抗,跟现实关系紧张,作品里反映出抗拒或对自由的期盼。现在的年轻人与现实的观众是种顺应。他们的成长过程里没有什么挫折,他们关注个人生活里大一点的小事。但他们也会有焦虑,他们会表达什么,怎么表达,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但值得留意。”

  市场强势的时代,不顾市场而专注实验、探索的艺术行为空间更显逼仄,本来应该是由非商业非盈利的美术馆提供这个功能,可是美术馆并没有做这件事。顾振清列举了中国当代艺术“四大怪”,其一就是“美术馆都在做买卖”,另外的是“艺术家不服画廊管”、“画廊变得比(变形)金刚快”和“拍卖行冲在第一线”。

  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开办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去年11月在798开张,这家外来的艺术机构成了国内首家独立的非营利性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85新潮”在圈中引发了“谁的85新潮”这类争论,但展览背后对“85新潮”的历史研究与出版工作,又确实是尤伦斯之前无人能及的。
  
  他们会痛苦

  市场繁荣之下,清醒的头脑都很有忧患意识,但说出最不留情面的话的,还是艾未未:“中国的当代艺术在根本还没和现实社会产生什么关系的时候,就一举落进了市场的漩涡。当代艺术存在的前提和理由,就是在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替代哲学,与更普遍的人发生更直观的关系。中国的当代艺术从来没有过这层含义,只是在外国价值体系下的一个表演和操练。”

  顾振清在去年离开了官方美术馆执行馆长的职位,踌躇满志地在上海办起一份双语艺术杂志《视觉生产》,志在建设“中国价值观和中国内涵”。“怎么拿中国观点、视野去抗衡欧美的价值体系,甚至对外输出价值观?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暴涨已经伤害到了艺术和学术气氛,双语杂志最能体现文化建构和本土话语权。”

  多年“隐修”的艺术家王鲁炎曾经接受采访说:“我想每一个艺术家,即便是向西方后殖民谄媚的那一部分艺术家,他的内心深处也会有一小块干净的地方,也就是说他们自己能够识别哪些艺术是真正的艺术。当这一小块干净的地方发作的时候,他们会痛苦。”

  对中国当代艺术尚且模糊的将来时,痛苦不痛苦非常重要。但当代艺术又不是独立王国,它密密地裹挟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当中,艺术家内心深处那一小块干净的地方,真会适时发作么?艾未未的态度是极不乐观:“很大程度是因为对政治的失望,对社会权利、义务失去兴趣,中国当代艺术全面丧失对社会美学、伦理的探讨,没思想,不痛苦,不反思。”   

  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最醒目的话题还是钱。“798艺术节”上出现了直接“码钱”的作品,也许这讽刺有些简单直白,毕竟反映了敏感的艺术家对“井喷行情”的直觉抵触。本报记者 李宏宇/图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