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视界
油画家墨戏刺激国画家 一场水墨遭遇战引出思考
来源:上海文联 2007-04-06 11:49:2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水墨边缘”画展上的张桂铭作品《卧女》

油画家邱瑞敏的水墨画《春色》    

   水墨画原本是国画家的“领地”,不料,最近一批油画家踏入这块领地玩了一把,竟然在沪上国画界“玩”出了一场小小的“地震”。
  
  出新 别开生面
  
  国画家张培础教授近日在莫干山路50号策划了一个名为“水墨边缘”的画展,在邀请国画家的同时,也邀请了王劼音、邱瑞敏、凌启宁、周长江、俞晓夫、丁荣魁、奚阿兴、黄阿忠、方昉、姜建忠等油画家参展。展览开幕后,参观者无不对油画家们所画的水墨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油画家出手不凡,所画水墨画别开生面,迥异于日常惯见之程式,令人耳目一新。一位国画家感叹道:“这次油画家把国画家刺激了一下。”也有人称,可以借此对国画创作固步自封、缺乏创意的深层原因进行反思。甚至有激烈的言辞责问:“国画家都干什么了?”
  
  创意 激赏不已
  
  中国美协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对这个画展的创意激赏不已。他说,国画艺术如果停滞不前,无法在内涵和表现形式有所突破,赢得当代人的共鸣,它就有成为博物馆文化的危险。近百年来,无数国画家为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仅以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国画界的情况来看,就涌现出陈家泠、张桂铭、杨正新、卢辅圣等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艺术家。所以,不能说国画家们没有作为。但是毋庸讳言,国画界也确实存在一些惰性思维现象,往往习惯于躺在“传统”的摇篮里不肯自己走路,不肯自己思考。他认为,艺术是相通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画家和油画家可以互相“刺激”,互相借鉴。
  
  灵感 传统元素
  
  上海美协副主席、油画家王劼音说,国画艺术博大精深,他自己的油画创作就借了不少国画的“气”。此次油画家的偶尔墨戏,未可过高评价。人们之所以评价还不错,可能一则因为我们不是国画家,不苛求我们;二则可能国画名家的作品风格大家太熟悉了,偶尔看到点不一样的东西就会有新鲜感。其实通过学习和尝试水墨画,油画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现在有很多人一提到创新就拼命往西方绘画上面靠,为什么不能从我们自己的传统元素中去寻找灵感呢?
  
  策划此展的张培础则认为,此次国画家和油画家“水墨遭遇战”的结局是双赢的。油画和中国画相交的边缘两边各是一座围城。城里人待久了总想跃出领地,渐入边缘。边缘地带空气新鲜但又是险地。这种感受,使边缘地带充满了刺激,会激发艺术家的探索和斗志,从而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