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力钧,在 2007年共有5个个展:4月份美国丹佛的“Head”,6月份柏林空白空间的“Place to place to place”,9月份湖南的“艺术长沙”,10月份北京丹麦艺术中心的版画巡展之首展,11月上海美术馆方力钧个展。另有若干联展。
2007年方力钧一直在马不停蹄地串连艺术事件。其中对中国艺术圈影响最大的是 “艺术长沙”和上海美术馆的个展。“艺术长沙”能够在当代艺术气氛并不热烈的湖南地区组织起来,让5个当代艺术家的个展第一次进入官方博物馆展出,让代表精英文化的当代艺术在通俗文化中爆发高涨热情,方力钧在其中的牵头作用功不可没。方力钧以超常的个人魅力、热情以及出色的协调工作将主承办方聚集在一起,终使这场“包火车去长沙”的当代艺术狂欢成为本年度最独特的艺术事件。
本年度方力钧还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首个中国官方美术馆的个展。艺术界和文化界的上千人从世界各地赶来祝贺,张晓刚、王广义、岳敏君、姜文、张元、罗马当代艺术馆馆长、世界各地收藏家等各路神仙齐齐捧场。上海美术馆的工作人员评价,这是除了上海双年展外观众最多、人气最旺的展览。
早在1993 年,当中国艺术家第一次受邀参加第45 届威尼斯双年展时,方力钧即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醒目的焦点。随后,他国际展事频频,光头形象也在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出现,作品被各国美术馆和公共机构收藏。十几年来,方力钧一直站在中国当代艺术的高点。
作为一个理性的艺术家,方力钧面对有关艺术的每一步都是有计划的。他从不间断创作和思考,并坚持把自己的重要代表作留给大型美术馆和公共收藏。从2006年今日美术馆开馆展到今年的“艺术长沙”和上海美术馆个展,方力钧通过不同的方式将自己近年的思考用各种材料和质感呈现,还原艺术魅力和自由性,同时也把握了自我风格的连续和革新的尺度,成为一线艺术家不断提升和推陈出新的代表。
方力钧作品的市场价格与张晓刚、岳敏君相比一直不在同一高度,热衷于公共收藏又使他代表作品的市场流通量很少,炒家难以进行恶意炒作。但是即便如此,2007年11月14日纽约苏富比夜场拍卖上,方力钧的作品《系列2第6号》以 3000万元高价成交,从市场的角度印证了方力钧作品的价值和实力。
2006至2007年,方力钧连续被新浪提名“年度文化人物”,也是唯一入选的艺术家。当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和关注时,他的社会角色已经具有了广泛的大众影响力。魅力、责任感带来的热情和与生俱来的把控能力--所有这些让方力钧在当代艺术的大局上运筹自如。同样,这也是他高居榜首最充足的理由。
TOP 2艾未未 艺术家
3000万元的投入,携1001名不同身份的中国人前往德国参加“卡塞尔文献展”,2007年艾未未的名字在全球的媒体上与他这件卡塞尔文献展的参展作品《童话》纠缠在一起,一度在国内外引起不小的震动。也正是看中了艾未未的国际影响力,今年英国《艺术评论》杂志评选出的2007年度当代艺术界百位影响力人物中他排行第68位。在这份拥有佳士得全球总裁弗朗索瓦·皮诺、泰特美术馆馆长尼古拉斯·塞罗塔、纽约现代美术馆馆长葛伦·劳瑞等重量级人物的榜单中,艾未未成为继去年入榜后唯一再次入此榜单的中国人,并且排名比去年提升了3 位。就国际影响力来说,国内其他艺术家都很难望其项背。
TOP 3尤伦斯夫妇 收藏家 尤伦斯基金会、尤伦斯艺术中心创始人
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堪称当下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收藏家和赞助人。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尤伦斯开始购买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逐渐成为早期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最重要收藏者之一。他的收藏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时很多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环境,而且,通过他在海外参与和策划“天下”、“里里外外”等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展,打开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的知名度和收藏渠道,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初创和发展贡献良多。
2003年尤伦斯创办尤伦斯基金会,成为对中国艺术投入资金量最大的海外基金会。尤伦斯基金会对50届和51届威尼斯中国馆的赞助是来自于非官方的最大的资金支持,除此而外,许多国内非营利艺术空间和艺术项目也得到尤伦斯基金会的支持。一些特殊的收藏方式能够鼓励非商业性作品的收藏和创作,“用钱抵消钱的副作用”。
2007年11月,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落地北京“798”,标志着海外收藏家更直接地加入到中国本土的艺术生态中,在中国的艺术培育、展览及教育项目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其开幕展“'85新潮”使尤伦斯一些重要的收藏重新展现在国人面前,引发了国内艺术圈的震动。虽然展览存在以偏概全以及过于主观的问题,但是带动和激发了一系列对中国当代艺术起源问题的回顾和重新梳理,也使得被市场蛊惑的燥热不堪的艺术界不得不暂时冷静下来,将目光拉回到当代艺术的学术研究上。仅在尤伦斯开幕期间一个月,北京就同时出现了数个以'85或者更早的艺术事件回顾为主题的展览。除学术之外,尤伦斯中心所展现的一批中国当代艺术早期作品也启发了市场人士:历史和学术价值正是发掘新的资源的起点。
TOP 4陈东升 收藏家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的常务副总编,到创办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再到建立泰康人寿,前后十余载,陈东升完成了从学者到商人多重角色的转换。1993年,陈东升带着“创新就是率先模仿”的理论创办了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1996年又创建了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创办中国第一个艺术品电子商务网站嘉德在线。这三家企业在业内均有很大的影响力:中国嘉德--全国第一家股份制拍卖行,也是拍卖业当之无愧的翘楚。“翁氏藏书”、“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唐摹怀素食鱼帖”、“宋高宗手书养论”、“朱熹春雨帖”和“出师颂”、清乾隆青花玉壶春瓶、“黄河颂”等都是嘉德曾经创造出的拍卖纪录。泰康人寿--《保险法》颁布后诞生的第一批专业寿险公司、现在被评为中国最值得信赖的五大寿险公司之一。
作为拥有16万员工、360亿元资产的超级老板,陈东升在经济领域屡屡被评为“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最具价值的经理人”、“新经济年度人物”等等,而在艺术界,他更是一位敢于领先的艺术投资人和收藏家。
2000年,陈东升在位于长安街的泰康大厦11层开设顶层空间,专营中国当代艺术,除了便于个人收藏的架上作品外,还特别关注大型装置、雕塑、行为、多媒体等艺术形态。2007年,顶层空间不仅将空间开到“798”,还将未来定位为更关注年轻艺术家关于新绘画和新摄影的实验性创作。
陈东升的收藏门类涉及中国书画和当代艺术,藏品从傅抱石到陈逸飞、从“黄河颂”到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上打响第一枪的装置“电话亭”,以收藏家的角度看,他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心态。
可以说,陈东升因艺术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而他又用艺术提升了企业和个人的形象。目前,陈东升未来的理想是拥有自己的博物馆。
TOP 5蔡国强 艺术家
蔡国强今年在拍卖市场上的爆发力无人能及,其中2001年创作的《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上以7424.75万港元成交,创下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据市场分析专家解释,高价产生的原因之一便是市场对学术的回应。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将于明后两年中纽约古根海姆、北京、西班牙古根海姆三地巡回展出的“我想要相信——蔡国强回顾展”。这位将“火药”运用到极致的当红艺术家,今年其在学术、市场和社会上的标杆性影响,无人能与之媲美。
身兼奥运会开闭幕式视觉特效总设计的蔡国强,获得日本“广岛奖”的同时,被西方权威当代艺术杂志《艺术评论》纳入“全球当代艺术界最有影响力100人”榜单,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作为西方化的中国艺术家,蔡国强的作品呈现出的多是西式的创作理念和表现形态,这与本土化艺术家中式的创作理念和表现形态有极大差异。由此,他在国际极高的影响力与国内的影响力不能完全匹配。
TOP 6范迪安 中国美术馆馆长、策展人
范迪安上任以来,美术馆放下了“殿堂”的架子,“亲民”政策不断,特别是今年年初的“美国艺术300 年”,范迪安亲自上门拉赞助促成了“渤海银行赞助10万大学生走进美术馆”这一善举,在北京高校中掀起了不小的涟漪,使艺术深入到了更广阔的腹地。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的美术殿堂的馆长,无论是其5月24日代表中国出席了中国美术馆与德国三大博物馆合作的签字仪式,还是之后为配合中国的“西班牙年”而举办的 “从提香岛戈雅--普拉多博物馆艺术珍品展”,范迪安周旋于来访的各国领导人、重量级艺术馆馆长、策展人、艺术家中间,交替使用着各种身份。然而现如今,无论范迪安到哪,出席何种的活动,举手投足之间俨然成为了一种国家身份的象征,带动其周围的气场急速升温。
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历史欠账,形成20世纪中国美术的完整序列,范迪安尝试说服那些私人收藏家捐赠,虽未果,但中国美术馆为收藏20世纪名家作品而申请的2.5亿元资金现已启动,同时用于日常收藏的300万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也已获批,其中不可忽略范迪安的个人影响力。
2007年中国美术馆可说在其引领下风头正劲,种种改革举措也正逐渐影响到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正筹划着最前沿的艺术展,两个奥运期间的重头戏也已敲定:一是为蔡国强举办个展;二是展示运用声光电等技术的新媒介艺术。今年美术馆的另一大动作是把中国美术馆第一个分馆的地址选定在青岛,建立分馆以后,中国美术馆的众多国际级巡展也将延伸到青岛。范迪安决心“3年以内,中国美术馆将关闭接展窗口”,不再做“中国美术陈列馆”,对此大家拭目以待。
TOP 7李达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保利拍卖作为一家新兴的拍卖公司,依托保利集团,在拍卖江湖打拼两年,便坐上了国内拍卖业的头把交椅,在深层次上改变了国内的拍卖格局,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进程。
今年春拍中,率先引入海外“夜场”理念,在制造噱头的同时,2.4亿元的成交额也让江湖中人见识了“夜场”的深厚内力,而秋拍夜场4.4亿元的成交额进一步使“夜场”这个海外理念现实化、本土化。在保利夜场,“一切皆有可能”。吴冠中、石冲、毛焰、刘小东、陈丹青、刘野等当代艺术家的国内拍卖成交纪录不断被刷新。
目前,保利所征集到的当代艺术拍品在国内首屈一指,甚至可以与国际拍卖行征集到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品相媲美。在国内其他拍卖公司为征得一件张晓刚、方力钧的作品烦恼不已的时候,保利却有实力为吴冠中、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等市场顶端艺术家设立专场,同场拍卖就推出数件他们的代表作品。
更重要的是,保利是目前唯一一家将中国当代艺术推向世界的中国本土拍卖公司,其拍前巡展遍及东南亚、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将中国当代艺术带到各地的同时,也把海外藏家的目光拉到北京。保利这种拍前巡展的新形式,对于扩大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有重要的作用。
TOP 8尹在甲 阿拉里奥艺术空间总监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海外众多艺术机构也把视点投向中国。与中国为邻的韩国画廊顺势大规模登陆中国,形成日渐强势的“韩流”。在这股“韩流”中,韩国阿拉里奥(ARARIO)画廊以其大手笔、新理念在众多落户中国的海外艺术机构中脱颖而出,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影响。
2005年岁末,阿拉里奥刚落户北京,便与酒厂艺术区签下了15年的租赁合同,租了3000平米的展示空间,成为目前国内展示空间最大的画廊。事实上,它在中国当代艺术圈引起震动并不仅因为其规模,更在于其表现出的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极大野心。阿拉里奥开幕展“美丽的讽喻”不仅汇聚了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7位艺术家--方力钧、岳敏君、张晓刚、王广义、隋建国、曾浩和刘建华的代表作品,还展出了德国、韩国和印度24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随后举办的“Hungry God--印度当代艺术大展”、“德国莱比锡当代艺术展”等介绍海外艺术的大展,成为中国了解海外当代艺术的重要门径。由此,阿拉里奥入选了由雅昌艺术网主持评定的“2006年度十家最具影响力的画廊”。
阿拉里奥也很注重其在国内的品牌打造,频频参加画廊博览会,并经常为中国当代艺术代表性人物举办个展,同时积极参与国内的大型艺术活动,今年以协办方的身份参与到声势浩大的“艺术长沙”和北京当代国际艺术节中来。
在“中国目前缺少真正的画廊”的背景下,阿拉里奥国际化的连锁模式和成熟的代理机制对弥补中国当代艺术在学术上的缺陷有很大的帮助。尹在甲提出的“母亲画廊代理制”(Mother Gallery),试图以国际化的成熟运作模式签约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树立他们的学术声誉。而其依仗国际知名藏家金昌一,在北京、首尔、天安、纽约(计划)建立起的连锁画廊,为这一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先决条件。
TOP 9 陈丹青 知识分子、艺术家
陈丹青从清华辞职后,更多的是以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而其苦苦追求的“艺术家”身份则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
今年,陈丹青新出的杂文集《退步集续编》,将视点触及到中国当下的文化艺术心态,以圈外人的身份极力反对当代艺术,痛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不过在他与当代艺术划清界限的同时,其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却疯狂飙升,拍卖纪录在短短24 小时内便被刷新了两次,从《国学研究院》的1344万元狂飙到《西藏组画o牧羊人》的3584万元。
陈丹青是一个矛盾体,极力反对当代艺术现状,却又成为当代艺术市场的标杆。
陈丹青也是一个综合体。“相声演员里他小品最好,小品演员里他演戏演得最好,演员里他小品最好,导演里相声说的最好”式的综合体形态,使得他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无论产生什么影响,都会是整合各因素后的全方位的影响。
我们在谈及中国当代艺术的时候,很难将这样的人物跳过去。
TOP 10 皮埃尔· 胡伯(Pierre Huber) 收藏家 上海当代艺博会总监 Art & Public画廊主人
瑞士收藏家、艺术经纪人胡伯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一直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从收藏角度来看,胡伯的藏品有3000件左右。他不单是巴塞尔的创始人和常任理事,同时也是位艺术经纪商,正是通过多重努力,他不断地将中国当代艺术家和画廊推向巴塞尔甚至更广的海外市场中。2007年,胡伯出任上海当代艺博会总监,将巴塞尔的操作方式“移植”到上海,同时将大批海外画廊带入中国,并且为欧美的藏家建立起进入中国市场的通道,使得上海成为国际当代艺术与中国对接的 “新机场”,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交易的平台。
上海当代艺博会并不拿成交纪录作为评价标准,因为在胡伯的理想中,这次当代艺博会长久的目的是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体系,从支持学生和年轻的艺术家、挖掘最好的画廊,直到收藏家的整合,这一系列资源都将在其运筹下组成完整的系统,成为他在中国继续运作的资本。
虽然运筹帷幄,但事情的发展超出胡伯的掌控。2月,出自他个人收藏的78件(组)当代艺术作品在纽约佳士得被拍卖,这一行为引起收藏家同行和艺术家的反感;紧接着因为商业利益的冲突,胡伯与合作者关系闹僵直至对簿公堂;加上法国媒体趁势煽风点火,胡伯的同僚上海当代艺博会的组织者意大利博罗尼亚公司开始急于将自己撇清,躲开这场纠纷。不管胡伯的官司输赢,在明年的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我们都很难见到胡伯的身影了。当代艺术市场由大起大落走向规范化的进程中,总有人从中获利,也总要有人付出代价,胡伯的遭遇可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