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隋唐釉下彩瓷和绞胎瓷(见识国宝•瓷器篇)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8-04-08 10:26:2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唐绞胎瓷枕


    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长沙窑,在中晚唐和五代时烧制出釉下彩瓷器,引发了瓷器艺术的又一次革新。长沙窑釉下彩色调主要有褐、褐绿两种。制作方法是在坯上以褐、褐绿直接绘画纹饰,或先在坯胎上刻好纹饰轮廓线,再在线上填绘褐绿彩,最后施青釉。从现存大量实物看,这种装饰形式起初是单一的褐彩斑点,后来演变为粗犷美丽的褐绿彩斑点和褐绿色小圆点。长沙窑釉下彩突破和改变了青瓷的单一青色,丰富了瓷器的装饰手段,并为后世釉下彩的繁荣和发展开辟了道路。长沙窑釉下彩瓷的造型也有独特的风格,特别是各种带柄执壶,壶口有直口、喇叭口、洗口;壶腹有圆腹、长腹、瓜棱形腹、袋形腹;壶流有直管、八角、方柱形等,在唐代瓷壶中独树一帜。

    绞胎瓷也是唐代的一种新瓷艺,以此工艺闻名的有当阳峪窑。绞胎,是用白褐两色的瓷土相间糅合在一起,再拉坯成形,胎上形成白褐相间的纹理或色斑,上釉焙烧后便成为绞胎瓷器。传世绞胎瓷枕较多,枕面上往往绞出三组圆形团花,成等边三角形排列,构成装饰性很强的图案,称为“花枕”。因绞胎瓷制作工艺复杂,所以这种花枕往往只在枕面以绞胎瓷为胎体,枕下大部则用白胎。1978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河南巩县窑址采集到一件花枕残片,其断面表明,绞胎团花只占枕厚度的1/3,枕面以下2/3是白胎。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