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拍卖资讯
中国拍卖15年 文物回流8万件(组图)
来源:新民晚报 2008-04-09 10:35:4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相关拍卖公司:北京保利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共有8万余件流散海外的中国文物通过国内拍卖市场回流,国内博物馆也通过拍卖会购置了不少新藏品。 
  据统计,现在全国具有文物拍卖资质的公司已经达到240家。2007年,业绩名列前茅的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中贸圣佳、北京翰海、北京匡时、杭州西泠、北京荣宝、北京华辰8家拍卖公司,拍卖的文物与艺术品数量多达23998件,成交总额高达66亿多元人民币。
  1992年,新兴的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创造了国宝回归的新机遇。国家文物部门适时推出了“海外回流文物允许复出境的政策”。过去人们总认为,中国国力薄弱,一旦文物市场开放,中国人将无法与国外藏家和机构竞争,国宝将大量流出。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国力大大增强,文物艺术品收藏热随之兴起,涌现出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私人收藏家,国有博物馆在购置文物上的财政拨款也大幅增加。由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越来越多的中国藏家有意竞拍中国文物艺术品。业内人士发现,如今在中国书画上,国内的拍卖行情超过了国外,因此大量过去被外国藏家买走的中国书画,现在纷纷倒流回来。从欧洲到美国,从日本到东南亚,到处都有中国拍卖公司征集人员的足迹。他们从国外古董店、老藏家手中觅到一件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带回国内拍卖会上。回流文物中有很多属于珍品,其中包括故宫旧藏之珍、圆明园、清东陵流散文物。
  国内一些博物馆也通过这些年的拍卖增添了不少新的藏品。故宫博物院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从拍卖会购入藏品的。那是1995年,故宫从瀚海拍卖会上以1980万元购得稀世珍宝北宋张先《十咏图》。此后故宫多次出手,从拍卖会上购入重要文物,如500万元的清代石涛《竹石图》,800万元的明代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2200万元的隋人墨宝《出师颂》等。
  据业内人士评价,上海文博系统在文物拍卖市场购买的文物藏品,无论数量还是品质,在全国都名列魁首。例如1997年经过中国嘉德3年努力,促成“翁氏藏书”从海外回归,上海市政府拨款450万美元购下了翁同龢旧藏古籍版本80种,542册,其中宋代刻本11种150册,现藏于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以450万美元购回《淳化阁帖》。2000年,上海博物馆以800万元人民币从中国嘉德购买了宋高宗《养生论》;2002年以990万元人民币购买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2005年以506万元人民币从中贸圣佳购买了清代“金陵八家”中高岑的《江山无尽图卷》等。
  首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郭沫若故居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文物局等都曾经过拍卖购得珍贵文物。如北宋米芾《研山铭》、唐阎立本《孔子弟子像》、宋佚名《梅花诗意图》、明嘉靖“素三彩观音”等。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