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市场评论
2008年艺术市场行情目眩眼晕:市场轮替不宜追高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08-04-11 09:11:37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2008年艺术市场行情的确有点令人揣摩不透,而满天飞的各式预言更是让我们觉得越发地目眩眼晕。

    造成市场不确定的因素有很多,但更主要的则来自外部。一些市场专家认为,目前艺术市场虽然仍延续着某种增长的走势,但在整体经济走弱的大环境中,也已经呈现出“衰退”的迹象,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市场行情已经出现明显的分化,前期领涨的现代艺术、当代艺术部分,其增长幅度已经趋缓,而价格的滞胀则会进一步带动市场的“衰退”;而另一些市场专家则似乎依据现实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们认为,艺术市场与金融投资市场的相关性,依旧处于一种理论性的探讨层面,或许说是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譬如说现当代艺术的部分,因这些“新钱”的进入而显得更为突出与显明,“但这无论如何依旧是市场局部性的问题”。在艺术品市场中的更多情形,仍然是传统的“个人财富的购买方式”,正如苏富比公司的专家所介绍的那样,“最大的买家仍然是那些超级的富翁们,金融投资市场的任何风波对于他们而言的确影响不大。”

    内部的因素,指的是艺术市场的内部结构与热点轮替。自2006年以来,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内部结构的确呈现出了某种显见的激烈变动。首先是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呈现所谓的“多头化”,其中以伦敦对纽约的挑战,以及全球新兴艺术市场对西方艺术市场的挑战,尤其引人关注。其次是市场热点出现了明显的轮替,在欧美市场中自2000年开始出现了西方现代艺术对印象派的行情轮替,而2002年后随着当代艺术的行情飙升,又实现了其对西方现代艺术的行情轮替。在中国也是如此,2003年出现了以中国近现代书画为核心的市场行情,而到了2006年行情热点则切换成了中国油画和当代艺术。如果说前期的上涨过程是建立在这种“有上有下”的行情基础之上的话,那么未来的行情发展,或许也可能通过同样的“有上有下”的机制,来实现新一轮的热点替换,进而实现平稳增长的长远目标。

    值得我们担忧的是目前全球艺术市场已经处于历史以来的价格高位。作为一种现时的权宜之计,在市场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追高介入。尤其是那些“高价”的艺术品,往往是下跌时损失最大的部分,也是市场轮替过程中最先被抛弃的部分。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