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方的冰雪灾害后,人们都在关注和反思异常天气对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然而,破坏不仅作用于经济领域,在火爆的收藏品领域,气候环境“杀手”也在悄悄逼近。
收藏热潮的涌起和藏品的天价炒作,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或投身于此。但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除了常见的真假难辨、流动性弱等问题外,气候和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影响也给藏家出了一道难题。收藏从字面上讲是取得并保存,因此,对广大收藏者来说,不光要会收,还要会妥善存放。那些花大本钱收回来的物品由于没有妥善存放而报废、贬值的传闻屡见不鲜。收藏品是实物,实物的磨损就是价值的削减,妥善保管收藏品十分重要,收藏品要谨防破损、污渍、受潮、发霉、生锈,也不能随意加工,否则其价值必会大为贬损。
虫蛀导致千万作品流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胡东波介绍,书画类、纺织品文物、木器漆器等属有机类物质,相对于无机质文物来讲,更容易受到外力和外界环境因素的破坏与侵蚀。除了金质地的文物外,绝大部分收藏品都会受到光照、温度、湿度、微生物、害虫、空气污染物等的危害。
2006年,嘉德秋拍推出一件倪瓒的《霜柯竹石图》,估价在500万至800万元。“元四家”之一倪瓒的画在明代就已经千金难求,他的真迹能流传到今天就更可谓无价之宝。然而,这幅十余年来艺术市场上仅见的作品却以流拍告终。据业内专家介绍,按照正常情况,此画拍出上千万元绝对轻松,但问题出在经过数百年流传,画保管不善,出现了严重的虫蛀、发霉等问题,重新裱时,裱匠会加些墨补虫蛀的窟窿,传承中经过多次装裱,到最后分不清哪些是倪瓒本人的墨迹,哪些是工匠的填补了。专家一致认为,这画没了“魂”,可能只保留了1/3画家本人的精气神,2/3成了多人合成的东西。稀世精品毁于小虫,可悲可叹!
梅雨天30%书画作品遭破坏
永乐拍卖公司书画专家贺新春向记者介绍道,永乐今年在广州发现了一个藏家,手中有大量祖辈收藏的书法作品,包括吴昌硕等清末到民初的著名书法家作品。但可惜的是,这位藏家并不懂如何妥善保管,在广州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很多作品捆卷着存放,生出很多霉点。虽然可以用化学试剂清洗,或者重新装裱,但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墨的颜色产生影响,继而影响到整个作品的品相。他表示,一般来说,个人收藏的古画有70%能得到很好的保存,但还有30%因为隔代等原因遭到破坏,如很多搞收藏的长辈把藏品传给后人以后,继承者或者不懂,或者不在意,尤其是在长江以南地区,梅雨天的气候条件给收藏品保存带来更大困难。因为保管不善造成藏品品相下降,严重的话要使其贬值三四成之多。
虫蛀使陈丹青作品面目全非
798程昕东艺术空间工作人员凡子提醒藏家,油画虽相对耐受性强,但也不乏虫蛀或开裂的例子,同时一定不能卷着存放。她的一个朋友购买了陈丹青的作品,存放在云南,因为潮湿生虫,打开后画已经面目全非,掉落下很多虫蛀的碎粉末,补救十分困难。
她也发现,有些在南方等潮湿环境下创作的油画作品运抵北京后,画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微小裂缝,画框变形就更是普遍问题了。很多昂贵的作品只能送到法国等地进行修复,费用不菲。一些露天雕塑多采用金属材质,就要定期擦拭,或刷上保护清漆等避免生锈。
发霉的扇面
价值8000元的黄花梨笔筒已开裂
气候改变使笔筒开裂
古董家具最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如果温度和湿度差异过大,会由于热胀冷缩产生开裂,导致家具木材变形,而且越大的木材越容易出现开裂和变形。为了避免木材在年深日久后出现开裂,一般都要在加工前将木材中的木浆用水泡出。现在一般的伐木场都有大水池,木头在被开采后,要放在水池里泡10年以上,把木头里的木浆全部泡出来才能外销。曾经在中国台湾有人用新砍伐的木材雕了一个很大的佛像,经过二三年时间,佛像上四处都有大的开裂,这就是由于木材中积存了木浆的缘故。
现在有一些拍卖行不接受竹、木质笔筒的拍卖就是因为其特别容易开裂,尤其是在北方干燥的天气情况下,更容易导致笔筒的开裂,而有开裂的笔筒基本上就一文不值了。喜欢收藏古董家具的蒋无为先生有一个黄花梨笔筒,现在这个笔筒上面已经出现了一个较大的裂缝。蒋无为表示,这个笔筒大概价值8000元左右,原来放在上海的时候还没有裂,拿来北京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了开裂现象,8000元的笔筒现在只能作为反面教材了。
如果想尽量保持古董家具的完整性,就要保持存放环境的恒温恒湿。一些南方的家具拿到北方来就会出现木材收缩、变形等情况,所以北方冬天最好在存放的地方使用加湿器,例如北方的家具行店主在关门之前会在地上泼一些水,保持屋内的湿度。另外,贵重的家具不要放在暖气比较热的地方,因为一旦暖气凉下来就会导致家具的变形。蒋无为说:“我曾经把一个明式楠木圈椅借给一个朋友,结果他家的暖气非常热,椅子拿回来后坐面由于热胀冷缩出现了变形,大边、抹头以及靠背板都出现了开裂,好好的一把椅子现在出现了瑕疵。”
蒋无为表示,打蜡对于家具抵抗潮湿侵蚀有很好的功效,尤其是烫蜡可以很好地防止木质受潮,但是打蜡只能防潮,却不能防高温;现在也有很多人采用擦油的方法,不过这种擦橄榄油、核桃油的方法实质上对防潮和防湿效果都不大。
5万元青铜剑毁于空调
青铜器遇骤冷骤热会受影响,甚至会自然断裂。曾有一个喜欢收藏青铜器的藏家,于2006年初花5万多元买了一把战国时期的复合剑,是由多次铸造复合而成,价值很高。当时由于是冬天,这个藏家把家里的空调温度开得很高,后来这把战国古剑自然断裂了。青铜器由于多年深埋地下,皮层钙化,遇骤冷骤热很容易出现断裂。
温度基本上不会对青铜器产生影响,除非是非正常情况下的高温。湿度则会对青铜器产生影响,带锈的青铜器要特别注意防潮,有一种粉状锈遇潮湿、闷热天气会迅速繁殖,最终会把整个青铜器都腐蚀掉,并且这种锈会传染其他青铜器。为了防止粉状锈,应该用刀将青铜器表面的粉状锈清理干净,直到露出新铜,然后涂抹上特殊制造的药水,就会防止粉状锈的腐蚀。不过,在南方潮湿环境下,粉状锈会有再生现象。
另外,出土的青铜器见风会有风裂纹出现,一般含硒、铅等合金的东西比较容易裂,尤其是白亮的铜镜。
酸雨使狮子融化为“冰雕”
胡东波从小住在今天的北京饭店附近,他回忆说,小时候经常到天安门玩耍,当时金水河旁边的四个石狮子和华表上的花纹与刻饰都十分清晰、光滑。然而,早在1999年他拍摄的照片就显示狮子和华表外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表面1厘米厚的材料都被侵蚀掉了,花纹也消失不见了。尤其是西北方向的狮子情况最为严重,其面目已经模糊,与融化的冰雕十分类似。胡东波认为,短短二三十年时间,环境污染加剧,汽车尾气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溶入雨水中形成酸雨,腐蚀性很强,同时汉白玉材质本身的老化也促成了华表和狮子的损坏。
卢沟桥桥体也受到同样问题困扰,但国家还没有恒定的保护标准,很多保护措施本身也存在后遗症,只能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方法加以保护。
日本藏家像照顾婴儿那样“照顾”书画
同属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对中国文化和文物极其推崇,由于历史和战争等原因,中国的文物尤其是书画类作品大量流向日本。近年来,随着国内收藏热的兴起,日本回流文物已经形成一个趋势。大部分从日本回来的作品都跟新的一样。贺新春表示,日本的海洋性气候其实比较潮湿,但日本藏家在贮藏上十分细心,往往给作品配上精致的木盒,木盒本身就能防止潮气进入,盒子内再加入防虫试剂、抽湿剂等就更加保险。荣宝斋著名专家米景扬也坦言,日本人对文物的保管经验的确值得借鉴。他在日本了解到,藏家往往还会把名贵的书画装进用亚克力制作的镜框,背后再用胶带密封,装入布口袋,按照编号放在成排的铁架子上,其精心程度不亚于照顾婴儿。他同时介绍说,在香港很多专业收藏家家中,都有专门的贮藏室存放字画等藏品,贮藏室的抽湿机要24小时不间断工作,让书画远离霉点和虫蛀。
专家支招 光线温度要适宜
胡东波介绍说,个人藏家尤其要注意收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来说,环境温度在15-20℃之间、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时,比较适宜书画、纺织品的存放。温度太高,可放置冰块、加厚墙壁、加装隔热层、密封窗户及遮蔽光照。空调工作时会降低室内湿度,最好慎重使用。如南方很多博物馆在安装空调后带来一系列问题,很多家具已经适应了当地环境,突然除湿后,家具受不了,出现干裂;温度太低时,可在室内采用取暖设施,因为温度降低至露点,会产生结露现象。藏品易于吸水,在温度低于零度时会引起纤维内部结冰,破坏内部结构;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以文物材质本身为载体和营养源,分泌出多种强腐蚀性的酶类、有机酸、氨基酸、核酸及有害毒素,使文物褪色、泛黄、材质受损;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会导致藏品颜料褪色或变色;粉尘中含有极微细的形状尖锐的硬质颗粒,与湿气结合降落并沉积在物品上,诱发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的寄生,对藏品造成危害。
湿度太大时,可以加强自然通风、采用去湿机去湿,或放置硅胶来降低室内湿度。湿度太低时,应使用加湿器或采取在室内地面洒水、悬挂湿水布匹、放置浸水的锯末或纸张等措施调节。另外,室内应放置温湿度计,或购置能长时间记录温湿度变化的温湿度自动记录仪,给出环境变化曲线,以指导收藏者采取必要措施。
其次,注意防止有害气体和灰尘。藏品应尽量密封避光放置在空气清洁处,经常用微湿的软抹布消除灰尘,用吸尘器定期清洁房屋;预防霉菌和虫害,室内经常通风、控制调节温湿度、做好卫生杜绝霉菌孢子来源,是避免霉菌的主要方法。另外,还应定期查看,一旦发现霉情应及时隔离处理,避免霉菌传染。
他表示,紫外线对多种收藏品几乎都有致命的伤害,光辐射会导致有机质文物发生光化学作用,使文物褪色、泛黄、酥脆;温度升高会增加发生霉菌和虫害的可能性,并可导致藏品纤维老化。所以藏品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窗户上应当安置百叶窗或防紫外线玻璃,或密封纺织品存放房间的窗户。房间内所用照明灯应有防紫外线膜,并尽量减少开灯时间和光照强度。 还有重要的一点,用于存放收藏品的箱、柜和内衬板、垫等必须是对收藏品无害的稳定材料。由于文物存放柜和文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如所用材料含有氯、硫或其他酸性成分,势必会损害藏品。它们通过接触文物或自身老化后释放出有害气体,对收藏品造成损害。会对文物造成潜在危害的材料包括劣质木头、油漆、胶粘剂、皮革、铁钉、毛织品、化纤纺织品和某些掉色纺织品等。不锈钢、铝合金和表面喷塑涂料钢板材料较稳定,但优质稳定的木材具有吸收和放出湿气的作用,对环境起到缓释作用,更有利于藏品的保存,箱、柜必须具备物理稳定性和足够的承重能力,附属支撑板和固定卡必须牢固固定;所选材料应当具备自身防火和一定的防震性能。
收藏品的理想储存环境
金属类 需要注意防锈和防氧化
字画、书籍 需要防变色、防腐蚀、防虫以及防霉
漆器、木器、乐器等 需要防干燥以及防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