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髻越往后脑勺甚至坠到颈部则年代一般往后
专家:广州市文物总店吴镇昭老师
说明:本栏目所鉴定作品均基于读者所提供的原照片,如需进一步鉴定需要观看实物。
素三彩雕瓷婴戏纹棒槌瓶
读者:我家中有一个花瓶,是家传的,清朝年代的,上面的图案都是立体的浮雕。我想请教专家。
吴镇昭老师:从图片判断,该件瓷器应是清光绪的素三彩雕瓷婴戏纹棒槌瓶。素三彩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继承成化、正德的三彩和嘉靖、万历色地重叠工艺,盛于康熙年间。其工艺标新立异,品种丰富多样。素三彩器在康熙雍正朝之前较多,以后各朝少有烧造,清末民国多有仿制,但无法与旧时素三彩媲美。
该件棒槌瓶画工精美,马匹生动细腻,只可惜磨口,可能是因为有损伤而被人工锯除。如是完整器物价格可达到45000元左右(按高度为45cm),而该件价值也不过数千元间。
民国时期仕女画题材的帽筒
民国时期仕女画题材帽筒底部
读者:我家珍藏的瓷器祖辈已在使用,底部有印章,敬请专家帮忙鉴定其年代、印章内容,及价值大概多少。该瓷器高29cm,直径12.5cm。
吴镇昭老师:从图片判断,该件器物是民国时期的帽筒,图案为典型的民国仕女题材。其实通过人物图案的描绘有一些判断器物年代的小窍门,比如看仕女头上的发髻,一般发髻高的年代较前,而发髻越往后脑勺甚至坠到颈部则年代一般往后。这种雅致、清幽的仕女意境多出现在雍正时期的器物上。
该件帽筒较为普通,其底款为“大清同治年制”。许多刚入门的收藏者以为瓷器底部的款与印章的道理一样,是印出来的,其实款均为人手写出来的。
按市场情况估算,该件瓷器的市场价位应为2000~3000元之间。
旧时的官窑器物均由专人专职所写,虽然每个朝代的款都有其特征,如成化年间的款均由中锋写,金石味极浓,令后代难以仿成化款;雍正时期的款规整、康熙款笔画简练,而且写款者基本固定,但款按皇帝的喜好而定下,无法体现写款者的个人风格。只到了晚清时期,瓷器上才开始出现画师个人的落款,开始真正体现工艺者的个性。
底款是鉴别瓷器真伪、判断时代的依据之一。对于收藏者来说,不能单凭底款的内容而轻率下定论。除了了解不同时代有什么内容的底款外(特别是官窑器),还要了解不同时代底款的风格特征。只有打好这些基础,才不会轻易被造假者蒙蔽。
题材为“喜鹊登梅”的新工艺品
读者:该碟碟口20厘米,高4厘米。请老师帮我鉴定。
吴镇昭老师:从图片判断,该件瓷器不该称为新仿品,而是新工艺品。其整体画风与旧时瓷器相差甚远,画法生硬,构图极不合理,还嫁接了许多现代元素。该器物想表达的应该是“喜鹊登梅”主题,但这种题材很少安排在斗彩中,而多出现在粉彩中;其次,这种题材的碟外圈极少绘画梅花,通常为竹纹。因此,该件瓷器并非作者对照旧物而画,而是凭想象而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