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中国古代铜镜真伪辨析
2008-04-29 09:46:4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对于古代铜镜的鉴赏和收藏,铜镜的真伪辨析是首当其冲,不容回避的拦路虎。此问题不解决,对于收藏、研究、投资等诸多后续问题,就无从谈起。古铜镜真伪辨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真品青铜镜

     1、中国古铜镜具有广博的地域性,由于不同地区文化传统、自然条件、土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出土铜镜带有明显的地域差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坑口”。这种现象增加了鉴定真伪的难度。

     2、中国古代铜镜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度。中国古代铜镜有四千年的发展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铜镜,都具有那一时期的时代特点,包括文饰、铜质、型制、锈色、厚薄、铸造特点等时代特征。这种历史的深度和广博的地域性交织在一起,使得铜镜的真伪辨析,显得更为困难复杂。即使同一朝代、同一时期,但不同地区出土的青铜镜,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3、由于种种原因,出土后的特种工艺品和其在没入土时的原始使用状态相比,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有些甚至面目全非。这种铜镜出土极少,特征难以把握,且价格不菲,极大的增添了辩伪的复杂性。

     赝品铜镜

     相对字画、瓷器,古铜镜赝品出现的年份较晚,大约在清末民初才开始有人为暴利仿制古铜镜。那时的规模小、数量少、技术水平差。我们现在所见的古铜镜赝品,大概都是在近十年内才出现的。

     1、赝品铜镜现在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档次,产地遍及全国。故此,赝品铜镜也具有了人为的地域性差别和特点。

     2、赝品铜镜最迟在清末民初出现,虽然时间较短,但不同时期,不同坑口、不同工艺特点的赝品铜镜是客观存在的,这给鉴别赝品铜镜增加了相当的难度。

     3、工艺水平越来越先进,工艺周期越来越短,甚至电脑制版雕刻,也已经被用来制造假铜镜,使人防不胜防。

     4、巨大的利益刺激,造假的规模越来越大,赝品充斥全国各大市场,已经达到了猖獗疯狂的地步。

     5、卖赝品的技术手段越来越高,故事编的越来越离奇,新手往往受骗。

     二、古代铜镜的真伪辨别

     不管铜镜辩伪的问题多么复杂,难度有多么大,“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却是收藏界永恒的真理。以我个人常在收藏第一线的心得体会,铜镜的辩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知识信息的积累和使用过程,下边就这一过程分开论述于后。

     铜镜知识信息的积累

     (一)多看

     这里的多看有两层意思:首先要多看铜镜资料,包括各种书籍、论文、图录、拓片、图谱等。从一定角度讲,谁占有资料全,理解的最深,鉴赏水平就最高,上当受骗的几率就小。知识要了记于心,厚积薄发。另外要看青铜实物,不但要多看真品,还要多看赝品,将其特点牢记,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

     (二)多思多想

     多思多想是一个调动大脑知识积累成果的过程,知识的积累是平时多看多想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到了这种境界,当实物在前,你才能调用所需的知识来论证实物的真伪。

     (三)多问多学

     这里的多问多学,主要是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具体讲就是要向有经验的人学习。每个鉴定收藏家都有自己独立特行、却行之有效的方法。要经常向这些人学习,把实践知识和书本内容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对付赝品有效的武器,否则,总是纸上谈兵。同时还要多学多问有关赝品的信息,包括作假手段、产地及特点,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四)多交流

     把经验丰富、始终活跃在铜镜收藏第一线的收藏家、专家、鉴赏家与铜镜收藏爱好者相结合,拿需要鉴定的铜镜实物,以鉴定会的方式,进行现场真赝鉴定、问答、讲解、演示,是帮助铜镜爱好者迅速提升鉴别能力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三、具体鉴定一面铜镜

     具体鉴定一面铜镜要遵循一看、二想、三摸(掂)、四敲、五嗅的具体操作程序,分别详述如下:

     (一)看

     这里的看和前面的看不是一个完全等同的概念,这里看到的是一面具体的铜镜。通过逻辑思维把积累在大脑里的综合知识调出来,有其特定的看的顺序。首先,要看铜镜的总体气质。假镜子不用上手就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收藏界有句话叫“开门见山”,其相反的感觉就是“不开门难以见山”。在这种“开门”、“不开门”感觉的指导下,接着还要看锈。一件铜镜入土数千几百年,其锈色坚硬自然,层次分明,即使使用最先进的作锈技术,仍有很多破绽。所以从锈色判定是关键的一步。三要看文饰,假镜子由于铸造工艺和古代的不一样,缺乏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四要看形体、表象,现代的磨削加工工艺和古时的磨砺技术,有着极大的差别,有经验的一看就知道。第五要看铸造。古代的铸造工艺,因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时期的特点,这些铸造特点,在铜镜原始铸造面上留下非常清楚的铸造工艺特征,而假镜子均为现代工艺制造,不会超过十年历史。六要看铜质。唐汉战国都以高锡青铜铸造。质地硬脆,银光荧荧,易破碎。唐以后使用高铅铜铸造,铜质红、黄。铜质软韧,这就是汉唐多烂镜,而宋金少有烂镜的原因。

     (二)摸(上手)

     1、掂。制假工艺不能完全以假乱真的一个大难题就是重量。古铜镜埋入地下上千数百年,因化学反应,其铜质疏松,重量变轻,新仿者难以达到这种水平。所以有经验的爱好者上手一掂就大致可判定真伪。

     2、摸。铜镜作伪的重要步骤是作伪锈,很多伪锈都是用各种胶水调和颜料涂抹上去的,强度是个大问题,所有能用手抹掉的锈,极有可能是作伪的。

     3、刮。某些伪锈有相当的强度,光凭手摸不行。如卖主同意,用刀轻轻刮削,伪锈就更容易识破。

     (三)听

     经过千百年后,铜镜质地疏松,使得声音安哑发闷;新仿则质地细密,火气未褪,声音自然洪亮如锣。二者差别极大,是判定铜镜真赝的有效方法。

     (四)嗅

     闻铜镜的气味。伪镜离不开化学原料,以鼻嗅之则有化学原料的味道,缺乏真品的泥土之气。还可以取铜锈一块,以火烧之,假锈会燃烧,产生带有强烈的化工味道浓烟,真锈则无。

     (五)想

     在以上鉴定过程中使用平时积累的知识,进行逻辑判断。要把握一个“穷尽”的原则。即把你脑子里所储存的相关知识尽数调出,倾其所有,保证万无一失。控制捡漏心理的出现,什么时候捡漏心理主导了你的情绪,鉴定程序就会乱套,那离你交学费的时刻也就不远了。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