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齐白石艺术的当代意义
风雅艺轩 2008-05-05 10:43:5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齐白石作品《柴耙图》
齐白石是上个世纪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至今仍得到广泛瞩目。在传媒中、在展览内、在出版物里、在拍卖会上、在街谈巷议中,他的艺术被反复评说。这表明,齐白石艺术并没有成为过去,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具有启示性。

齐白石艺术的当代意义,首在其创作道路的借古开今。他出生在古老中国积弱不振的晚清,当时列强觊觎,生灵涂炭,而仁人志士为振兴中华百折不回地奋斗着。振兴中华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振兴中华文化,自然也包括振兴早已衰败的传统艺术。为此,有的艺术家努力学习西方艺术,引西入中,走出了适应中国需要的融合中西之路。齐白石不拒斥吸纳西方文化,甚至于曾经表示,如果不是年纪大了,他也要学习西方绘画。但在艺术创新上,他却坚持植根于民族土壤,一方面努力摆脱早已成为桎梏画家创造的因袭模仿之风,主张“删去临摹手一双”;另一方面又别具只眼地努力继承古代的优良传统:其一是明清以来与时俱新的个性派写意画传统,自称“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洞悉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奥秘;其二是秦汉工匠艺术家“天趣胜人”、“胆敢独造”的传统,主张“学古人,更学到恨古人不见我”,为此,他一再变法求新。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发展创新,有着共同的道理,却不存在统一的风格。新艺术的当代艺术,有着适应现代人类发展的共同需要,却不存在必须依洋法炮制的统一模式。齐白石的借古开今,表明他实际已充分认识到继承传统是创新的重要基础,而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

关爱自然、讴歌和平是齐白石艺术的旨趣,也是值得我们充分借鉴的一个重要方面。出身贫苦农家的齐白石,与大自然的山水草木、自由生息的花鸟鱼虫有着十分密切的精神联系。在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的陶冶下,这种联系已变成挚爱之情潜入灵魂深处,为他的作品注入了可以引发心灵悸动的赤子之心。他不但画自由跳跃的青蛙被捕捉者拴住一足的焦虑不安,而且画老松饱受虫害的病态,并题写了充满爱心的呼唤:“松针已尽虫犹瘦,松子余年绿似苔,安得老天怜此树,雨风雷电一齐来!”齐白石在获得国际和平奖时曾说:“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此花费了我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追求的就是和平。”而他之所以获奖,正如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奖评委会指出的那样:“他毕生颂扬美丽和平的境界,以及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善良愿望,在全世界得到了共鸣。”世界发展到今天,人类为了可持续发展,更加自觉地强化了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环保意识,齐白石艺术的超前魅力也就更加凸显了。

齐白石具有的守望精神家园的高度自觉值得当代艺术家继承。身怀赤子之心、热爱和平的他,多半生生活在列强问鼎中华的战乱中。列强拥有物质文明,却异化了人性,丧失了良知,造成了苍生的苦难与忧患。对此,黄宾虹反思道:“欧战前后,人类感受痛苦。回悟物质文明悉出人造,非如精神文明多得天趣。”齐白石的不少作品正是充满深情和睿智地守望着物质文明发达时代人类安神立命的精神家园。有的作品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丑恶,题为“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的《不倒翁》便是突出例证。题有“既偷走又回望必有畏惧,倘是人血所生必有道义廉耻”的《桃猴图》也是一例。有的作品别具一格地歌颂了劳作不止、自强不息的愚公精神,题有“以家器谱传吾子孙”的《柴耙图》可以代表。有的作品生动形象地显示了教育对品德形成的重要意义。他描绘鸡雏争吃蚯蚓,却忆起古人所谓的“鸡有五德”和五德之一的“得食相呼”,题上了寓意深远的“它日相呼”。有的作品则迁想妙得地传达出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其中一幅画池塘中的一群蝌蚪,执着地追逐着美丽动人但永远可望而不可即的荷花之影,无言地告诫观者,追求自认为美好的事物必须首先辨明真伪。从上述例证还可以看出,齐白石对精神家园的守护,围绕着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采取了种种积极的方式,或赞颂,或揭露、或劝诫,从而寄托了歌颂民族精神的一片赤诚。

从齐白石艺术可以看出,书画艺术以至其他视觉文化现代意义的获得,离不开对民族精神、民族生活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的正确领会。我们今天当然应该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现代优秀文化成果,但不要离开民族和人民的土壤,这应该是齐白石艺术对我们的有益启示,也是他的现代意义。

昆虫(工笔·局部)齐白石
昆虫(工笔·局部)齐白石
昆虫(工笔·局部)齐白石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