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侯庆《琵琶记》
2.徐晖《紫外线》
3.杨国辛《传说》
人在都市的庞大中感受自己的微不足道,并将这种情绪迅速转变成真实的孤独和深重的无助……参加“都市症候群”中国当代艺术群展展览的艺术家,如同波德莱尔一般,自我流放在都市中,以异化了的眼光打量着各自生活的城市。
“都市症候群”中国当代艺术群展前天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赵能智、石冲、张念、陈志光、杨国辛、忻海洲、张谧诠、付泓、黄汉成、徐文涛、侯庆、徐晖、尹坤等艺术家的作品。本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13日。展览之所以名为“都市症候群”,是因为这批参展艺术家的作品都倾向于关注都市人的种种高发症候,关心人在当代文化中的生存处境、生命要求和人格倾向。从更直接、更具体、更深入的当下经验出发,切入当代都市生存的各个方面,呈现艺术与人的本质联系和艺术对当代文化的反省。
这个展览可能会唤起普通观众的切身体验。对于每一个生活在无比庞大的都市中的人来说,都市从一个抽象的概念落向了你生活的一切细节。它是一个不断扩展的公共空间,这个以大多数人权利的名义组织起来的存在,不断侵蚀着个体的私人空间。而都市的规模往往和人的安全感呈现反比关系,人在都市的庞大中感受自己的微不足道,并将这种情绪迅速转变成真实的孤独和深重的无助……都市也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经验方式和思维状况,在飞速逝去的时间中,人们在期待和失落的情绪夹缝中五味杂陈。大多数人的对应策略,就是变成一个都市中“随变应变”的“波希米亚人”。
不得不提及波德莱尔,他的“大城市的宗教般的陶醉”的言论如此精准地指向了今天。所以,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如同这位“发达资本主义时期的抒情诗人”,自我流放在都市中,以异化了的眼光打量着各自生活的城市。比如赵能智著名的“幻影”系列油画,被严重异化了的人物形象,带有深重的痕迹和某种记忆深处的不确定性。张念把上万盆鲜花搬进了美术馆,组成了他的作品“万紫千红”,那些被人工栽培的鲜花,规则地排列组合在美术馆的空间中,具有人造的美感———作为生命的鲜花被忽视了,它们组成了景观。忻海洲的作品感受上比较私人,油画《哪儿来的扳手》描述了一对紧密情侣之间存在的一些隐秘障碍,艺术家想说的似乎是现代人之间难以彻底接受彼此,在人际关系中存在异质感。
都市,是人类伟大创造力的自我困居。人类创造了都市这一精巧庞大的结构,同时也不断迷失其间。就像电影《迷失东京》,它片名或许译作“语境迷失”更贴切。都市集结着众多的生存问题、文化问题和精神问题。故而,呈现都市症候,不只是文化转型的记录,而且是对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的发问与批判。都市的生态瞬息万变,其衍生的症候也层出不穷,这是当代艺术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