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意趣盎然品位高雅古朴 文物鉴藏家趣话素笺(图)
来源:西安晚报 2008-05-14 10:29:0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清代笺

 

    笺,纸也。这里说的素笺是旧时文人用来写信或题诗填词的一种特殊用纸,它的制作历史非常悠久。鲁迅先生曾说:“镂像于木印之素纸,以行远而及众,盖实始于中国。”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唐代元和年间(距今约1200多年)就有“薛涛笺”问世。《南部新书》载:“薛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剩,乃狭小之。蜀才子后减诸笺如是,号薛涛笺。”宋代有著名的“芦雁笺”,到了元代有“清江笺”、“观音笺”。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邓之诚《五石斋小品》一书中,有一篇写笺纸的文章《唐宋元明笺纸》,文中写:“明大内各笺,洒金五色粉笺,印金花五色笺、青纸,俱不如宣纸。有褚皮青,茸细而白,有宣德五年造素馨纸印。元有绍兴蜡笺、黄笺、花笺、罗纹笺等纸。宋有藏经纸、匹纸、碧云春树、龙凤团花、金花等笺。唐有浆石垂六合漫麻经纸,入水不濡,硬黄纸以黄药染可辟蠹。”    最早的笺纸只注重实用性,上面并无考究的装潢和图案。大约从明代中期始,在我国南方的金陵一带,发明了一种“板拱花”的彩印技术,才使笺纸有了一定的观赏性。这个时期的《萝轩变古笺谱》较有代表性,其色彩较丰富,立体感也很强。

    而素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真正成为一种意趣盎然、品位高雅、清俊疏朗的艺术品,则是清末及民国初年的事。那时的制笺,以文人画取代了作坊俚俗的作品。刻印高手众多,风格细腻流畅,用色匀称妍雅,并选用上好宣纸,使用木版水印技术。印制笺谱的店铺,在京城有20多家。琉璃厂地区著名的就有:荣宝斋、清秘阁、松寿堂、松古堂、松华斋、淳菁阁、懿文斋等。更有画坛大家齐白石、林琴南、吴昌硕、陈师曾、王梦白、陈半丁、姚茫父、张大千、王雪涛等人作的笺画,其内容有山水、花鸟、人物、草虫等等,使素笺达到了精美绝伦的程度,融名画、名店、名刻、名印四绝于一体,广受赞誉。

    应该说,素笺发展到此,已失去了当初的实用功能,因为它太美了,成了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品,很少有人再舍得使用,不忍心用墨迹去遮盖神韵生动的画面。人们把它结集、装订成册,就成了笺谱。既可文房清赏,又是值得研究借鉴的珍贵绘画资料。最著名的有《芥子园笺谱》《十竹斋笺谱》《诗婢家诗笺谱》《博古图书页子》《百花诗笺》等。

    1934年,鲁迅与郑振铎先生从琉璃厂等地的南纸店中,购买了各类笺谱达四五百种之多,从中精选、编辑出版了《北平笺谱》(全国解放后,荣宝斋重印时更名为《北京笺谱》),白宣纸、线装,一函六册,被称为“中国木刻史上断代之惟一丰碑”。现在这部笺谱成了弥足珍贵的艺术品,十分难得。

    笔者也收藏了几张印有“慎园居士徵诗文书画笺”、“勤斋”、“饮冰室”(梁启超)等的私人笺纸,视为珍宝,有贵客至,如数家珍,可谓人生一大快事。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