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人物专题
方世聪记
作者:金石欣 2008-05-14 15:11:1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少年时代

    方世聪1941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籍浙江宁波.父亲是一名懂法文的高级职员,曾长时间从事法语翻译。在世聪5岁的那年,父亲死于伤寒病,哥哥世敏比他只大2岁;于是母子三人开始了艰苦的岁月。他们仅靠母亲做工的微薄收人过着清贫的日子。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居士。为了不让兄弟俩受苦,母亲立志永不改嫁,甘心情愿含辛茹苦地抚养教育儿子成才。母亲的慈爱培育出了方世聪的正直、善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发奋图强的性格。

    方世聪l4岁那年,就近进了南市的大同中学读书。在那儿他遇到了毕业于行知艺师的美术教师张文棋先生。张先生与他亲同父子,后来方世聪回忆:“我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张老师像父亲一样关心我,他当时不但悉心教我们如何画画,更重要的还教我们如何做人。我付不起学费时,他还借给我钱,直到我参加工作,领了工资后才还给他。”上次回国他曾专程去深圳为恩师画像。他说这是他的夙愿。

    1959年秋天他碰到了第二个“启蒙老师”—在书店里买到了一本大画家列宾的再传弟子赫拉帕科夫斯基写的‘给初学画者的信》。得到这本书方世聪如获至宝.喜出望外:一直把它放在手头作为良师益友。方世聪认为这是一本难得的优秀的人门教科书,内容深入浅出,引人人胜,把家描教学的原理简明扼要地讲清楚、行文平易近人,又饶有文学兴味。书中所引用的世界艺术大师的精辟言论,读来亦使人视野开阔。后来在他回忆起这本书时说:“这本书给我的印象最深,可以说它是我的第二个‘启蒙老师’。它不但教你如何学习技法.更重要的是还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人民艺术家。”此书对方世聪的影响很大。所以在他离沪赴法时.正直比书再版问世,他赶到书店买下最后剩下的三册,随身带往法国以供教学之需并供后学指点迷津。他一直把书中的金玉良言作为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座右铭。

  在启蒙老师的正确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方世聪的学业猛进,于1960年以品学兼优和突出的美术天赋而被保送到上海美专油画系学习;师从著名画家吴大羽、俞云阶、孟光、周碧初等,直到I96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终于成了国家专业肖像油画家;70年代至80年代他执教于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兼任上海黄浦画院副院长。

在法国举办画展


    80年代初,方世聪已是沪上美术界最有声望的中青年画家之一。他的人物画在上海、北京等全国大型美展上多次展出,引起关注并获得好评。他有20多幅作品人选国外画展.《东方少女》在1982年美国纽约“中国当代绘画展”上荣获特别奖,许多艺评家欣然命笔撰写评沦,被新闻媒介誉为“民族性冲胜、时代感优美统一”的油画肖像。人们认为他是中国当代最有夭才和最有前途的油画家之一。

    1986年,《方世聪油画选》出版了,这在当时中青年画家中是属少见的。画册中当然也选人了《东方少女》一画,画中少女穿着中国式的旗袍,纯真典雅,美而不俗,丽而不艳,完全是东方女性的气质。画家突破了三维空间的局限,运用写意的抽象手法,背景挥洒纵横,犹如翻腾的云海,扬起,光的波涛,与写实的人物互补衬托,静动结合,画面显得生气勃勃。人与自然、心理空间与历史意境,在画笔下融为一体,充分表露了我们民族古老而永葆青的生命力。法国巴黎装饰美术学院院长多里埃先生看到这本画册,并从中发现了方世聪的才华,很快就决定邀请作者在1987年到巴黎作为访问学者。方应邀前往,并且一住就是十来年。人在异国他乡是不容易的.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可谓障碍重重。最大的困难是语言的障碍。人到中年学法语,十分困难。但经过他不懈地努力,他还是熟练地掌握了。他说:“我用在学法语上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创作300来幅画哩!”

    1997年11月《方世聪画展》在巴黎著名的MORSANGSURORGE城堡举行。

    MORSANG是在巴黎南边的一个市,城堡是一撞白色豪华的、高大宏伟的比世纪建筑。方世聪的画展由市长和文化部长邀请库排,可见其规格是很高的。开幕式由市长亲临主持,画展期间观众十分踊跃,有各方学者、艺术家,还有女教师带领的一群群学生……

    这是一年内方在法举办的第二次作品回顾展,三个大厅中陈列了他80多幅新旧作品,有油画。有素描,还有书法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方把中国的笔墨韵味与西方的写实技巧相结合,反映了现代的审美情趣。他的《宇宙·人生·灵魂》(系列),特别引人注目,受到好评。

    方世聪到巴黎后,曾前后举办过18次个人画展,与他人联展12次,这是个惊人的数字。
    法国是文化艺术大国,绘画历史悠久,首都巴黎更是大师辈出,各派人才荟萃。在这里,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实力,是很难站得牢脚的。方世聪不但在这人才荟萃之地站牢了脚,而且日益受到美术界的重视。《共和国报》、《欧洲时报》、《巴黎龙报》等对他的绘画艺术都有很高的评价。权威的《共和国报》曾接二连三地发表专文介绍他的作品,赞扬他的绘画具有“轻盈、温柔又形象的东方人文精神。”有的艺评家认为方在巴黎显露的天才仅是“冰山的一角”。其意思就是说。他的艺术成就有深厚的基础,有很大的潜力。


世外桃源“自治村”


    在巴黎近郊的9l区塞纳河畔,有一座废弃多年的工厂。有一天,两三个画家在这里开辟了几间画室,然后住了下来。接着陆续又从世界各地来了一批艺术家(油画家、雕塑家、摄影师、作家、演员、歌手),他们利用那些厂房车间和仓库改建成了自己的工作室兼卧室,从此这儿便有了一个艺术家们的伊甸园。现在共有80多人,大家推举几个人为公益服务:如收发邮件、收缴水电、煤气、电话费等工作,颇有巴黎公社式的氛围。它的正式名称叫“自治实验中心”,村里有几个可以演出、展览的场所和排练大厅。不定期对外开放,并欢迎附近居民到艺术家们的工作室参观,有时举行音乐会、画展、舞会等。方世聪经一位法国友人的推荐,向“自治村”提出申请,经“批准”,从市区也搬来这儿。自治村分配给他的是二楼的一间旧车间,高大宽敞.面积超过60平方。搬来后,他改建了这间车间,建起了舒适的工作室和起居室。

    住在这儿的艺术家们朝夕相处,大家彼此都能真诚相待。法国人热爱艺术、也很尊重这儿的艺术家。政府对他们也不加干预,因此艺术家们在自治村里生活得很自在。有一天.方世聪提议给自治村取别名叫“蜂房”,大家觉得这名字很浪漫、有趣一致同意。

    从巴黎市区坐火车到这里只濡半小时,再从火车站步行到“艺术家自治村”不过两分钟。幽静清滋的塞纳河依傍着‘自治村”,悄然流过。两岸的林木茂盛,秋冬时节,落叶缤纷,路上铺上了金色的树叶.人走在这儿怡然自得。河边常有鹤发的退休老人垂钓,行人稀少,环境优美静谧,好似19世纪风景画大师科罗的一幅写生杰作。

    “自治村”经过艺术家们改造已没有废旧的工厂面孔了,现如今门窗清沽明亮。场地上花红草绿。自治村的大门两旁饰有巨幅壁画,空地上安觉着大型的雕塑作品。

    在方世聪工作室的门口和楼梯走廊处都有用中法文字写的路标。在楼梯转角、公用的客厅墙上,安里着许多壁画、挂饰、雕塑等,真是一个充满幻想和原始趣味的童话般的艺术王国。在工作室左侧的墙壁面上,方用行书挥写了一首散文诗,题目是(我),诗日:


    我是一团火焰,我是一座冰山,我为艺术而生,我为自由而死。大地是我的母亲,我是宇宙的主宰。孤独是我的习性,真诚是我的德行。贫困是我的伴侣。事业是我的生命。我是一个委儿,我要作巨人。我走我的路,高吮民族的精神,为着生命的艺术,发出时代的强音。


    方世聪的画室很宽畅明亮;画室分割出一间小卧室,放一张单人床和一只小书桌。室顶上储放着大批画框、画布,卧室外堆放着油画和未完成的画幅。一只大画架高耸到屋顶,其上安放着一件正在探索的新作。另外,两只小画架上各放着一件素描和人物画,周围的空间塞满了他的作品。画室内有煤气灶、热水器、冰箱、彩电、书桌、沙发、书架等。画室当中中放着一座可调整光线的高大灯架,4米高的天顶上装着4只大日光灯,供他晚上作画时照明。在“自治村”里日常碰到的都是艺术家邻居,男女老少都有,在方的隔壁住着一位俄罗斯人。大家井不穿着奇装异服,便装随意。看不出与平常人有什么两样。


一显实力


    还在上海美专求学时代。方世聪就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到了法国后,他深深感觉到在上海所花的功夫没有白费。199年方世聪为两位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芳斯·杜迪和皮埃尔·洛蒂)画肖像,线条流畅、洒脱。不久,法国邮局公开征集文化名人的素描肖像,方抓紧时机完成了左拉、布鲁斯特等法国l1位文化名人的素描像。邮局选用了他的作品,以邮政名信片的形式大量发行到全国的城市和乡村的角角落落,令法国同行们赞叹不已。1995年方又为法国友人著名雕塑家波罗创作了一幅肖像画。他们两人交往甚密,波罗很喜欢这位来自东方的艺术家,为方世聪的精美油画和雄厚的创造力而倾倒,方世聪也很喜欢这位热情、豪爽的雕刻家。由于对描写的对象熟悉,他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幅杰作。方世聪说:“当我在画一幅人像时,就是和模特儿一起在塑造一个新的形象。那种感受、那种全神贯注,是无法形容的。我自己必须被所画的对象所激动,所设置的光线、角度、位置,特别是人物的神态,那美妙一瞬的感受都仿佛已是一幅完美的作品。


《宇宙·人生·灵魂》的创作


    来到巴黎以后,方世聪的宇宙观和艺术观有所改变。尤其近几年来。他生活在“艺术家自治村”里,深居简出,苦修佛学,埋头创作,逐渐地他的画风也有大变。

    上海的一些校友听说方世聪是一名现代佛学居士非常惊讶。其实这很正常.十多年来,方世聪生活在举世闻名的花花世界的巴黎,在这个高消费的城市,他不为财色所迷,而以画养画地谋生、创作,实属不易。方说,法国今天流行一句名言,“今日有酒今日醉”,充分体现了西方今天极度的享乐主义。这是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私人性的产物。在有些人看来,人生的意义是作乐,他们的空虚感和不负责任在社会上蔓延。这种“文化的困病”,是现代主义的物质和精神危机的必然结果,而最终导致文化在享乐中衰败。

    方世聪认为,生活在西方社会里,钻研佛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博览群书,刻苦攻读东方哲学和佛学经典,从巾领悟到孺释道三家的相通之处。例如佛家的教育与播家、道家的教育同样有三个方面:一教人懂得人与人的关系,在不同种族、信仰关系中都要和谐相处;二教人懂得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要保持生态平衡;三教人懂得人与宇宙的关系,这一点往往为现代知识界忽视或者觉察不到。科学告诉我们:宇宙存在着多维次空间,只是人不知道怎么才能突破多维次的空间。方近年来在现代佛学和现代科学的影响下,正在探索用他的绘画来表现这种多维次空间。他认为人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它具有与宇宙相对应的一切信息结构,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佛学对世界的解释,应该认为是两千五百多年前人类的智慧之光。所以,他的近几年来的创作.颇受东方佛学精神的启示和东西方绘画传统的影响,他致力于使自己的作品参与重构被现代文明所消蚀和鲸吞了的人类精神世界。这几年来,方就是以“宇宙·人生·灵魂”为主题展开他的探家和创作的。他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表现了生命在运动中的活力和美感。响亮地奏起生命赞歌的乐章,他热情歌颂宇宙和生命的壮丽。19%年完成的《火神》、《蓝色的灵魂》、《众神之车》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充满普滋润的色彩、腾飞的气流。浑园的造型,它们像汉代的画像砖石,像教煌的壁画,像龙门的石刻……他说,“生命在于运动”,好的艺术作品的生命,也在于动态结构中。因此,方所创造的神秘的半抽象形象,隐喻着字宙生命的水恒的律动。

    方世聪是一位有个性和善于思考的艺术家。而对于个性他有独特的理解,他说:“艺术家的个性是作品的灵魂之光.它随着艺术家的血液而滚滚流动,时时显示其神奇的力量。他的个性包含着画家的个人品质和天性,也组藏着群体、地域文化的长期积淀物—民族性。”在方看来,光有个性还不够,艺术作品还必须有独创性和表现力,三者不可缺一。基于这样的认识,方才锲而不舍地在《宇宙·人生·灵魂》系列作品中进行艰苦的探索和独特的创造.寻求“生命’这一主题的完美的表现。


人品与画品


    古人说:“人品不高,落墨无法。”早在方接受启蒙老师引导时,就懂得先要做个好人才能画出好画。在国内执教时,方看到一些年轻教师和学生重技术轻人文素质的倾向,他便著文立说,写了《绘画与素养》的论文。他主张,“画家应该具备导演一样的素质,要有多方面的文化素养。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是一个思想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认为,现在时代不同了,不同于隋唐、中世纪,也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科学飞速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哲学思想的突变,人们在重新思考人生价值。因此,今天艺术创作的任务是艰巨而宏伟的。画家要性得多,才能有所创造。一幅画的品位说明了精神与物质、时代与民族、社会与个人、理智与感情,在那一小块画面上表现人间的戏剧,历史的沉淀,生命的律动,即使是一花一草,我们也要赋予与过去时代不同的新的生命。适合于新时代的审美情操。

    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爱读书、善思考.为人本份,对母亲很尽孝道;他从不趋炎附势,赶潮流,追时尚。到巴黎后.他成了职业画家,创作上追求东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领域,但是中国和法国,上海和巴黎,毕竟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它必须以清净的身心来协调彼此的关系。当然,方是一个有意志的人,在那个花花世界里面,他要求自己做到从“心随境转”再到“境随心转”,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在国外,方主张为人要四好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这是他为人处事的概括的准则。他从自我做起,对祖国,对人民则问心无愧矣。方说,在国外做人,“民族自尊心”、“爱国主义”是立竿见影的,我们应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他说,在巴黎我从不为了赚钱而降低自己的人品和画品,否则便是有损于国格和民族自尊心了。这一点极其重要啊!看到个别画家失掉人格、国格,我深恶痛绝!有些人往往缺乏理想而成为可怜虫。方深有体会地说,“有了理想就不怕苦,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人有理想也容易觉悟,他说.人有了觉悟,就聪敏智慧了,这比任何知识都重要,这是最大的财富。他对“真”充满着向往,对“善”充满慈怀。对“美”充满了爱护赞颂。他对“贫弱”充满了同情,常常帮助困难的学生。赋予人们真诚坦然,这就是方世聪人格品性之可贵之处。

    方不善交际,然而却自爱自尊,在创作上不投人所好。他为人画像,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以形传神。作画时必了解对方的思想感情、性格,达到彼此了解和信任,在感情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在展览会上的一批肖像画中的人物学者、教授、艺术家、医生等不同职业、身份的人。他们大多成r方世聪的好朋友。随着他与各阶层人物的接触,他这么多年来已很熟悉巴黎的风土人情,而且已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他已溶人了巴黎社会。方也坦然地说:“我在巴黎久了适应了。法国人已不把我当作外乡人!”然而“我是顶天立地、彻头彻尾的中国人。”“中国—祖国,就像我黄皮肤的母亲。”: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