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培训中心
中国古玉文化(上)
来源:鉴宝 2008-06-16 11:53:14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中国玉文化是中国最古老、最神秘的文化,几千年来,它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沧桑与辉煌,它特有的温润、儒雅的特性已融入中华民族整体性格之中。玉器曾作为神器推动了中华儿女迈进了人类文明的门槛,也曾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载体而载入史册。至今,玉器仍是国人最喜欢的艺术品。

  数千年来,玉文化是唯一一只与中华文明同生存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对玉这样情有独钟;在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中,没有哪一种物质能像玉一样延续近万年而未曾中断。

  中国玉器以其温润莹洁的玉料、端庄多姿的造型、华美典雅的纹饰、精美绝伦的做工而为人们所珍爱,更以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而为世人所敬仰。它作为一种承载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高层次物质载体,自古以来就是王公贵族、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文人雅士的最爱。从古至今一直为华夏子孙所挚爱、珍藏和研究。

  雅,是收藏玉器之精髓

  古玉是指从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一直到清代末年的玉器(民国时代的玉器也可以认为是古玉,只是价值含量较低)。

  (一)中国古玉的宏观判断 (了解玉文化的宏观判断,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玉器的基本特征,达到对中国玉文化贯通上下的目的)

  每一个时代玉文化,都会通过当时玉器上的特征表现出来。玉器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功能,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不同。大致可划分成三个阶段:新时器时期的神玉阶段;夏至三国时期的王玉阶段;隋唐至清代时期的民玉阶段。

  1、神玉时代(史前社会)

  这一时期玉器主要的功能是通神媒介。

  当时的部落首领或巫师个人不能对部落人民直接发号施令,他(她)必须依靠某种器物来传达上天的意愿,这种器物就是玉器。因此,玉器在史前社会被赋予了神秘力量,而这些神秘力量的来源,主要是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和动物,所以史前的玉器抽象的和动物造型的居多。这一时期人们只能借助自然界现有的工具,比如解玉砂、木片、兽皮等制作玉器,却创作出了惊天骇世的玉文化作品。

  由兴隆洼文化为起始,以南北中三大玉文化高峰,红山文化(5500——5000年)、良渚文化(4800——4300)和凌家滩文化(5300——4800)为代表。

  兴隆洼文化这一阶段的玉器是中国玉文化的源头文化,开始出现成建制的玉礼器,其标志性的器物是玉玦,匕形器。这一时期社会的基本形态是母系社会,女性是通神的承载者,因此,以女性装饰品发展而来的玉玦,成为当时巫通神的主要工具,这时的玉玦就应该成为后世收藏的重器。

  红山文化玉器粗犷、雄奇,讲求神似为主,主要以象生形动物为主,原料使用岫岩透闪石,加工上没有或少有平面的,器表均有不同程度的凹凸或有意磨出的瓦垅沟;良渚文化玉器温和、隽秀,讲求形似,纹饰主要以兽面为主,寓意多代表巫觋面具,原料以栗阳透闪石为主,玉器表面平坦,先磨平再抛光,多有精细阴线的加工;凌家滩文化玉器以造型多样、玉材来源多样化而著称。造型上从人物全身像,到天文星象仪一应俱全,材料上从透闪石、石英岩到大理岩样样都有。

  同时,龙山文化玉器、石家河文化玉器、齐家文化玉器都具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在造型和用材上都有其独到之处。

  良渚文化以它精致奇巧、鬼斧神工的玉器而为世人所瞩目。良渚玉器上最具神秘色彩的即是神像纹图案,狰狞的人面,头戴高大豪华的羽冠,双手叉腰,骑于神兽之上,上天入地与神灵交流沟通。这种具象或抽象的氏族“神徽”遍布玉琮、玉钺、玉锥形器之上,成为良渚玉器上最具特性的标记。

  良渚文化以玉琮祭地,满足了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人们对田地、对农业的祭祀要求,并逐渐演化为田地的象征,神化为“土地神”。为了越来越强化玉琮作为土地神的标志,将玉琮制造得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完善,一是玉琮四面的图像不再是凶猛的兽面,而是将神像神兽合一,形成规范的神兽纹,也就是将镇邪与祭祀相结合。同时玉琮由象征四面到通达八方,方法是将玉琮的图像放在转角处,形成四通八达、四面八方的固定形式。同时,琮每节表示的内涵,表面上是祭祀活动,实际上是表示田地,表示宗族或方国拥有的田地。玉琮是祭地之宗器,琮的节数越多,表示拥有的田地越多;琮的数量越多,表示控制的田地越多。玉琮象征着田地,既是因为玉琮初形与田地形状相似,同时田地又是最大的财富,故以玉琮象征田地,进一步表示拥有的财富。拥有的田地与玉琮存在正比关系,即田地越多,财富也就越多;玉琮越多,地位也就越高,拥有的权力也就越大,将族权、财权、神权、军权集于一身。

  凌家滩玉器斧钺居多,器物精致玲珑,鬼斧神工般的工艺技术令世人震憾。近期出土的凌家滩玉器,既有170多斤的大玉猪,又有玉的占卜的工具。更证明了这一时期是巫盛行的时代。

  温润神奇的玉器无声的诉说没有文字的历史,一件件镌刻着远古神秘纹饰的玉器,代表着先民对天地神敬畏和虔诚的信仰,同时赋予以神灵的特殊的功能籍以对神灵、对祖先的对话,从而造就了史前玉器文明的辉煌。

  2、王玉时代(夏至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玉器主要的功能是重要礼器。

  在青铜被发明以后,玉器通神的社会功能大为降低,已从神器开始成为帝王现实生活中的重要礼器。但是玉仍然是王室专有的特供品。从材料上,玉的概念,正从史前美石即玉,向透闪石特别是新疆透闪石转变。至迟于西周时基本确定了这一标准。

  夏代玉器  夏代玉器发现不多,主要以兵器形制玉器为主,材质以白玉青玉为主,兼有其它材料。工艺规整、表面光滑。

  商代玉器  是当时鬼神文化情形的写照。玉料来源多样性,东北岫岩玉、陕西蓝田玉、新疆和田玉都有使用。器形多种多样,以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最为典型。纹饰上以双钩纹、臣字眼和造型边饰镂空最具代表性。


  周代玉器  周代玉器分西周、春秋和战国玉器:

  (1)西周玉器轻盈清新,已与人的生活有很大关系,君子佩玉已是表示具有完美人格的社会时尚,加工方法上采用细阴线和一面坡新的加工方法,晚期有宽窄双阴线纹,表明生产工具又有了新发展,出现器内独立的镂空纹饰,图案以龙凤纹为主。

  (2)春秋玉器细腻精美,装饰性开始占主导地位,纹饰上线条流畅,风格多样,特别是根据材料的形状来加工成动物玉器的形状,极具特色,器形在承传的基础上开始多方面的创新。

  (3)战国玉器精制异常,无可挑剔,君子比德于玉是当时的社会风尚,材料来源多是和田玉,对材料的选用已经非常严格,已经开始认识到玉的材质之美,造型上以龙的形态多样性最具特色,战国时期玉器龙形百态的艺术风格,是此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社会形态的最好物资形式的表现。这时的工艺精益求精,已经可以对玉器表面精制抛光。

  秦汉—南北朝玉器

  ⑴秦代玉器

  秦代因其历史年代较短,无法判定其玉器状况,但秦式玉器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到秦统一中国的秦国之间的玉器,具有其鲜明的特点,纹饰上的勾转回纹,造型上的亚腰形及灯笼形,都独具一格。

  ⑵西汉玉器 

  西汉玉器是葬玉的鼎盛时期。葬玉之风始于良渚文化,至汉代达到鼎盛,玉器主要的功能是伺服鬼神,为鬼神提供食物,并希望灵魂永驻,肉体不腐。代表有玉衣、九窍玉、玉璧等,制作工艺上已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工艺上汉八刀的简约风格一直盛誉后世。玉材基本来自新疆的和田白玉和玛纳斯碧玉,据记载有蓝田玉的使用。这一时期的玉璧风格基本统一,存世量很大。

  ⑶东汉玉器  

  纤巧简练,形式多样。

  ⑷魏晋南北朝玉器

  延续汉代风格器形多样化,已出现玉质佛造像。但由于长年战乱,国力不济,加之盗墓猖獗,厚葬之风日益衰落,王玉渐渐走下历史舞台,玉器又开始了一个新时代。

  3、民玉时代(隋唐—清)

  这一时期玉器是礼器玉器与观赏玉器并存。

  这一时期各个朝代的皇室仍然按等级使用玉器,但玉已不是只能王公贵族使用的特权物资了,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可以使用玉,玉走向生活,开始了民玉时代。玉器作品赏心悦目,产生了大量清丽华美的作品。这一时期玉器的基本特点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唐代玉器风格多样 玉材大部分取自于新疆和田玉,以生活常见吉祥物为标准,工艺以浅浮雕和阴线刻为主,最具代表性的玉带板,多以胡人为题材。

  宋代玉器风格如画 多以花卉、人物造型为主。玉器生产已商品化,更适合大众口味,大量使用和田玉,其中羊脂玉占有一定比重。由于当时整个社会复古风甚浓,因而有大量伪古玉出现。

  辽金玉器造型生动 与唐宋基本同时代并延至稍后的辽金玉器,多取自然界和动物界造型为题材,以春水秋山造型著称,极具特色。

  元代玉器大方多样 因其历史较短,玉器风格上承前启后,造型简洁大方。

  明代玉器圆润敦厚 明代玉器粗犷放达,工艺复杂,阴线镂雕结合完美,以陆子刚为代表的一代玉匠创作了大量传世佳品。

  清代玉器精美华丽 清代玉器风格多样工艺制作非常先进,并造出了巨大的玉器并受外来影响创作了风格多变的玉器,以痕都斯坦玉及大禹治水图的山子为代表。特别是乾隆时代制作的大量精美玉器,将中国玉文化推向了顶峰。同时也有大量的仿古玉出现,但此时的宫廷玉器仿古却不伪古。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