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市场评论
入市要趁良机 雕塑市场:从有价无市到有价有市?
来源:北京商报 2008-06-26 12:43:0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6月28日,被誉为南方拍卖市场“风向标”的西泠印社拍卖公司将举槌2008春季大拍。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一向“敢为天下先”的西泠今年与中国雕塑学会联手重磅出击,推出中国第一个“当代中国雕塑”专场。另外,从6月23日起,上海有5家综合性拍卖行,包括上海嘉泰、上海天衡、上海道明、上海泓盛、上海鸿海相继举办春拍,而其中4家都不约而同推出了雕塑板块。这一连串行动是否预示着中国雕塑市场春天的到来?

    
被低估的财富

    在我国,雕塑自古以来一直被用做建筑物、家具门窗的装饰性附属,而并未独立设立过。近代以来,雕塑才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特别是新兴的都市文化为雕塑家的出场提供了用武之地,雕塑常常成为当代城市的标志。

    “嘉德在国内最早设立了中国油画雕塑专场拍卖,而且十多年来,嘉德的雕塑拍卖成交率一直保持在80%-90%。”中国嘉德董事副总裁寇勤先生介绍说,“从这么多年的铺垫可以看出,雕塑市场确实存在但规模不大。”

    寇勤说,由于雕塑市场投放量小、整体份额不足,目前一个普通雕塑的市场价在10万元左右。

    与书画、陶瓷市场的火爆相比,目前国内雕塑艺术品的潜在艺术价值一直未被挖掘,价格普遍偏低。1995年中国嘉德春拍,雕塑艺术品在中国艺术拍卖市场上的首次亮相,共拍出4件雕塑作品,成交价在几万元到20多万元不等。之后有不少艺术品拍卖公司顺势推出雕塑专场拍卖会,但成交状况不尽如人意。

    其实,雕塑以其独一无二的立体物性和永恒特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不同的材质和处理方法使作品拥有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效果以及真实的空间感,使雕塑的艺术表现力丰富而真切;使用不同材料创作的雕塑作品普遍拥有易于保存的永恒特性,成为经常被用来塑造纪念主题的雕塑艺术品。

    
有价无市老外买单

    尽管在国内市场不温不火,海外拍卖市场的中国雕塑作品却受到收藏家们的广泛关注。2005年苏富比秋拍,蔡志松的作品《故国·风1号》青铜版第九件以66万港元的成交价创当时内地雕塑家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最高纪录。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朱铭的《太极——大对招》两件以1488万港元拍出,创下中国当代雕塑的拍卖新纪录。

    据了解,在已成交的高价雕塑作品拍卖中,收藏家大多来自外国。外资俨然成为中国雕塑市场的主力军,撑起了中国雕塑市场的大半片天。其实在许多西方国家,纯艺术品的收藏主要是绘画和雕塑。雕塑艺术的市场需求不仅不亚于绘画艺术,往往还是最名贵的。

   入市要趁此良机

    2007年匡时秋季拍卖会影像雕塑专场上已故艺术家张德华的《邓小平像》,成交价高达113.12万元。“嫣然天使基金”慈善晚宴中,雕塑宗师刘开渠先生的作品《童趣》达到500余万元的成绩,作品是刘夫人代为捐赠的,这是迄今为止惟一一件公开进入拍卖渠道的家属收藏作品。业内人士表示,老雕塑家尤其是已经过世的雕塑家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作品受到热捧是理所当然的。

    有统计显示,到2007年全球雕塑作品价格在过去15年里涨了100%,众多雕塑家的作品开始突破百万美元大关。

    寇勤说,目前书画价格已经到达一定高度,而雕塑的低价位正显出了强大的市场潜力。目前,不少大收藏家已经加入到雕塑艺术品的购买和收藏行列中,而且一些私人投资机构已经开始着手对中国雕塑进行系统性的收藏购买。

    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成钢认为,雕塑拍卖专场的推出,不仅将直接推动当今中国雕塑市场的发展,还会提高雕塑这门艺术的社会认知度和关注度。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