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与荟华楼金店共同举办的“鉴宝”活动,征集首日接到鉴宝预约电话200余个。“岫岩玉球收藏第一人”霍先生也前来展示藏品。
玉器宝物还在火爆征集中,万元大奖花落谁家,请您拭目以待。
“岫岩玉球第一人”展示珍品
被玉器鉴定专家鲁克化誉为“岫岩玉球第一人”的霍先生也被本次活动吸引,带来精美的藏品,希望能与更多人分享玉器的美妙。
霍先生收藏玉球已经有20余年。据介绍,在他的家中藏有200余个不同款式的玉球。这个被古人称为“暖手”的东西,在霍先生的眼中具有非常的价值。“玉球在清朝是名贵的东西,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使用。”霍先生说起玉球非常在行。此次他带来的宝贝是一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老花玉制成的玉球。“老花玉被誉为玉中之花,这对玉球打破了‘玉不成双’的传统,在其表面还有优美的图案,所有特点叠加在一起,使它变得非常珍贵。”
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在玉文化的熏陶和带动下,像霍先生这样的收藏者也可以在尘嚣中觅得难得的悠然。
家传宝物引出怀旧情思
从目前的征集状况看,家传的“宝物”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些祖传的宝物,承载着各个时光的灰尘,给人以温暖。拥有这些东西的人无疑是幸福的,因为它们代表了一种精神的传承。
大东区的梁先生展示了他家祖辈传下来的玉镯。这款玉镯通体呈青白色,直径约7.5厘米,厚度约1厘米,最为特别的是镯子上一段长约4厘米的红色花纹。
梁先生说这个红色花纹叫做“翡”,是经过3次入土才能形成的,旁边青色的叫做“翠”,其余白色的部分隐约可以看见透明的小花纹,专业上的别名叫“鼻涕地”。
“参加这次活动就是希望让专家给一个权威的鉴定,看看这个翡是不是像传说中那么神奇。”梁先生说,“这个镯子是我爷爷传给我父亲的,我父亲上世纪50年代从吉林来到沈阳后,这个镯子就一直伴随在他的身边,传到今天也有六七十年了。其实对我来说,这个翡翠镯子就是无价的,因为它蕴藏着浓浓的亲情。”
与梁先生的经历类似的还有家住于洪区的夏女士,她想要鉴定的宝物,是她太奶奶帽子上的一个玉质的装饰品。
“那时候我还小,记得那是一个黑色的圆帽,它是大绒的布面,硬壳的。这块翡翠就镶嵌在脑门的位置上。翡翠的上下都有蝙蝠形的花纹,这个我想在当时也有吉祥的寓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