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商城资讯
艺术展今落幕 蔡国强:我觉得自己就是个观众(图)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8-09-02 10:18:05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上百条狼面对同一个方向,飞奔,高高跃起,直至撞上一面玻璃。还有许多狼正从两边跑回起点,似乎打算继续冲击,一直冲下去……这是中国美术馆正在展出的“蔡国强·我想要相信”艺术展上的一件作品。这次展览从8月20日起至9月2日止,此后蔡国强将巡回至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继续展示他“疯狂的想象”。

    就在昨天著名学者赵汀阳、汪晖等受邀在中国美术馆与蔡国强本人展开了一场谈论。对于那块玻璃,蔡国强更喜欢将其解释成为“一面看不见的墙”:“人类在重复的一些事情,就像撞那个看不见的墙,一种循环往复。观众来到这件作品前,看到的是一种速度,一种力量,而它们与观众自己的身体发生怎样的对应,对视,产生怎样的张力,这是我想看到的。”“至于我自己,”蔡国强说,“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观众。”

    “其实我建议大家在看蔡国强的作品时,产生这样一种联想:假如我变换一下角度和立场,会怎样?那么再换一下呢?”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提出:“我看到狼时,就这样想,中国在这些狼的什么位置上?西方又在什么位置?玻璃在哪里?”事实上,无论是火药创作,还是装置设计,还是奥运会开幕式上的29个脚印,只是通过传统媒介来表达他对宇宙、人生的思考,而他的装置艺术则常常直指中外文化碰撞的主题。1995年,他参加第46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把马可·波罗所遗忘的东西带回威尼斯》,当时,他驾驶着一艘从泉州运来的木制渔船驶进威尼斯,船上带着瓷器、竹汤勺、人参等中国特有的产品,还有一个装有中草药的自动贩卖机。

    针对当下很多人喜欢讲的“中国符号”,抑或“中国文化身份”,在汪晖眼中,“符号”正在慢慢走向“空心化”,他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符号艺术没有普遍共享性,而只是被西方人解释、评价和收藏。”但他又指出,如果没有中国符号,中国文化就会没有国际艺术身份。“蔡国强的作品运用了大量的中国符号,同时,又能让观众与之共享、共喜。”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