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台北故宫宝物风华再现
来源:海峡都市报 2007-04-27 09:45:03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到台北故宫一游,绝对不能错过的是拥有多年历史的“镇宫之宝”翠玉白菜;几可乱真的雕工,令人印象深刻。最近更掀起了话题,翠玉白菜的虫须究竟是从什么时候破损的,人们都相当好奇。

    不过大家可能更好奇,那些平时在台北故宫负责修护古物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宝物送修纪录 就像人的病历

    “这里就像医院,只是我们的病人是古物。”负责台北故宫器物修护的古物保存维护科长杨源泉一边说着,一边穿起了白色大袍子,戴上头照灯,看起来颇有医生的架势。他介绍,通常一件古物要送修,会将它放在层层保护好的箱子里运送过来,送到这里后,再放到运送车上,推车就像急救用的床架。

    既然进了医院,就和一般看病程序差不多。杨源泉说,会先找出该器物的历史资料,就像病历资料,记载着该器物过去的送修纪录,接着在资料上写下这次的病例。

    正常察看破损的方法是,先用肉眼观察器物的所有部分,接着用显微镜,再用更精密的显微镜让古物状况显示在电视荧幕上,看清楚每个细节,然后再拍上下左右及底部的照片,先留下修护前的模样。器物最后也会像人一样,还得照X光,让所有破损无所遁形。所以台北故宫修宝物的维修人员,也跟真的医生一样是有X光执照的。

    四领域专家 细心联手修复

    其实在台北故宫里像杨源泉一样替宝物“看病”的人并不多。台北故宫古物修护共分为三类:器物、书画及文献,杨源泉就是专门修护器物类的。

    走进科技室便会觉得一股寒意,往门前的左方一看,原来这里固定室温必须保持在20至22摄氏度之间,也难怪外头已经冷风刺骨了,进到科技室也没有更温暖些。除了讲究温度,湿度也要保持在55%~60%,照度则是维持在50Lux,相当于五烛光的亮度。另外,因为近年来空气状况不如早期,空气不良也会影响古物,台北故宫近几年也逐渐重视空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了。

    杨源泉指出,通常一件古物“送修”,以科技组来说,便会组成化学、物理、生物及艺术领域的四人小组一起修护。化学、物理领域的人才知道是哪些因素造成损害,每个不同化学、物理造成的损害都有不同的修护方法;生物专业的也才知道是什么虫害等,至于学艺术的人则是因为懂得该怎么修复符合历史,“总不能清朝的器物结果修复成明朝的花样吧!”正因为修个器物就得费上极大的工夫,往往明年要展的古物,今年就必须开始修护、清洁,修护完后,还要将修护的方法等记在病历资料上,往后才有参考依据。

    宝物留原味 尽量不修复

    至于日前炒得沸沸扬扬的“翠玉白菜”,杨源泉指出那其实是可以修补的,但因为台北故宫也有与时俱进的观念,过去的会觉得要赶快补起来,“东方人的想法就是要完美。”近几年则已经跟进西方的思考了,尽可能地保持原味,只要不影响原本大体的形状,或是无碍于整体的美感,台北故宫就选择不修,“现在在展的大英文物不就都断手断脚的吗?”杨源泉认为:“现在去修反而像在欺骗民众。”他接着也举例,毛公鼎已经2600多年了,如果一点瑕疵都没有,那会很怪,大家应该也不会相信。杨源泉说:“损坏其实也是历史的痕迹。”故宫的观念也已经慢慢在改变,“‘古物修护’现在大多从事‘古物清洁’的工作了。”

    有人在挖掘历史,就有人试图保存历史,在台北故宫内动辄为历经几千年的古物,因为这些负责修护的专家,才能延续着历史的生命。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