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于:《解放日报》 作者:刘德媛
王定乾先生是台湾地区著名收藏经纪机构寒舍集团的董事长,艺术品经纪人。从1986年以来,王定乾一直从事艺术品收藏、交易,而他也保持着华人在这一领域总成交金额的最高纪录。
问:王先生,怎样的契机让您从金融专业跨行到艺术领域?
答:我是学金融出身的,学校毕业后就职于台湾国泰集团金融公司。国泰集团因其规模大、福利好在台湾是很有知名度的私人企业。企业的创办人蔡万春先生是1949后台湾经济发展所造就的第一代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国泰是蔡家的家族企业,蔡先生的几个儿子在企业创办之余都喜爱并收藏艺术品。大哥蔡辰男先生喜欢收藏字画,二哥蔡辰洲先生喜欢收藏古家具,我的老板蔡辰洋先生喜欢收藏金石文玩。1986蔡辰洋先生将其兴趣转变成一个经营项目,创办了寒舍集团,由徐政夫先生(现在两岸非常活跃的台北观想艺术中心董事长)任总经理,我由此成为寒舍第一个员工。
问:寒舍作为台湾地区著名的收藏经纪机构,请您谈谈寒舍的成长和发展。
答:寒舍的成长、发展分几个时期:
80年代,寒舍发展的重点是在古美术(书画作品多油画少)。台湾古董业在艺术品市场所占比重较大,画廊业占的比重较小,当代艺术还没有发展。当时中国艺术品流失海外现象非常严重,台湾藏家拥有古美术艺术品的数量不多,大陆艺术品市场还没有放开。针对这个情况,寒舍在成立的第二年(1987年)就进军国际拍卖市场。1988年(寒舍成立第三年)我们在佳士得、苏富比的拍卖会上相继以高价标下圆明园(生肖铜头)及元人秋猎图等国宝,并打破中国古画的拍卖纪录。至此寒舍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成为华人古董圈最具代表的商家。
寒舍此举不但提升了国际拍卖市场上中国艺术品应有的价值(相对于印象派等动辄千万美元的价格,中国艺术品的价位还算偏低),还对中国国宝艺术品的回流无形中也作出了贡献(辰洋先生有个原则:藏品不卖给外国人。当年,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老板乔瓦尼?阿涅利在台湾代理商三信商事董事长林宽平的陪同下到寒舍集团参观,在看到圆明园铜马首后,被其承载的浓厚历史和精湛工艺所打动,主动提出愿以高价收购铜马首,结果当场被蔡先生婉拒了);同时也为台湾很多大藏家提供了很多好的藏品。
90年代大陆颁布了拍卖法,1993年嘉德拍卖公司成立,两岸的艺术市场逐步开放。因为真正中国艺术文化的根在大陆,所以我们比较早就在大陆设立办事处。寒舍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与眼光努力与大陆各个拍卖公司、艺术经营机构一起成为大陆文物艺术品市场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可以说寒舍成长的20多年同时也是台湾和大陆艺术市场发展的见证。
问:寒舍经营和传统古董店经营的区别是什么?
答:过去台湾的古董业以赏玩为主,从工商角度讲是个小行业,没人把它当成一个企业。寒舍在开创时期就采用企业化经营,在企业定位、规模、资金投入方面采用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我们除了为藏家提供专业性艺术品投资咨询,还定期举办展览促进艺术交流。早期的寒舍全年开放,因为越是节假日群众才有空闲到寒舍看展览、听讲座。这无形之中活跃了台湾的艺术氛围,而随着艺术爱好者审美的提高,又发展出台湾很多的新藏家。是藏家和寒舍相互之间共同的成长把台湾的古董艺术市场从小众的赏玩发展成今天良性、健全的艺术品市场。
问:您怎样看待艺术品收藏和艺术品投资?
答:过去老一代的收藏家看不起,或者不愿意接受“艺术品投资”这个提法,其实收藏和投资并不矛盾。一个良好的艺术品投资者必须是先成为收藏家,收藏动机必须是喜好、欣赏。因为喜爱而去研究从而在收藏的过程中得到心灵上的快乐、满足。但在藏品的买卖方式上,拥有投资的观念与手段我认为并没有错,因为时代不同了,而且我认为在这点上必须同国际接轨。所以我的观点是:只有在收藏的出发点和动机正确以后才能讲投资,不然艺术品投资和股票房地产投资没区别。虽然说艺术品投资也是一种投资,但在精神内涵层面上是不同的。如果一开始的收藏动机是炒作、投资挣钱,甚至是倒货,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开始正确的收藏动机也是保证艺术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问:您从事艺术品经营20年,请谈一下您的成长和经验。
答:做艺术品经纪人这个行业很奇怪,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要有专业(有眼力)、有人脉、懂经营。所谓“专业”就是指审美能力,对艺术品准确判断、合理鉴定和鉴价的能力,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是每个艺术品经纪人的立身之本,它需要你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艰苦学习,而且永无止境。我的专业经验是跟着蔡辰洋先生看古董、跑拍卖,不断在实践中向专家学者请教,通过实地摸索积累的。当然其中也交过学费买过假货,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打基础。好在当时我们公司资金充足,老板对我也比较信任,给我广阔的空间。我的这些经验都是靠时间和金钱换来的。艺术圈与一般的商业不同,有钱可以并购一个公司,买下一个机构,但有钱不一定在艺术圈子里做得了事。做我们这行,最重要的是名声,也就是所谓的品行端正。这个东西不是单纯靠炒作、宣传、自我标榜这样的符号操作得来的,你要扎扎实实地做事情,这样自然会积累起人脉。艺术品经纪人横跨艺术与市场,所谓艺术品经纪人是既懂艺术也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我是从金融行业进入艺术领域的,我一进入这个领域就觉得找到感觉,这可能有个机缘在里面。有时候这个真的很难说,就像我年轻的时候不是音乐科班出生,可是我在台湾曾考入合唱团,当时一起考上的很多人都是音乐专业的。所以我觉得这也和每个人的个性、兴趣爱好有关,碰巧我在这个领域找到乐趣。随着每一年业绩大量的增长,市场获得好的口碑,我在这个领域也越做越有成就感。
所有的这些成长是靠各个方面因素相互影响,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如果没有台湾艺术市场的发展,如果没有蔡辰洋先生愿意投资寒舍的眼光和魄力,如果没有当年老板选中我,没有买家卖家的支持,我不会有今天的业绩。
问:您有没有想过换个领域发展?
答:我进入这个圈子是因为缘分和兴趣,当中我曾一度想过到别的领域尝试一下,但这样的尝试没有成功。因为在精神层面我还找不到其他工作像这份工作这样充满乐趣和挑战。这个领域所接触的藏家、专家,也都是可以教学相长的朋友。还有个更有趣的地方,这个行业没有退休的概念。我最终认为终其一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种幸福,它是工作、兴趣,同时是个使命。当然这个行业有它的辛苦,我太太常怨我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不在家。我每个星期都要乘飞机在两岸来回跑,所以我是最鼓励两岸直航的。
问:是否可以谈一下对您有影响的人?
答:因为我是做艺术品经纪人的,我推崇张宗宪先生(Robret Chang),他是个成功的艺术品经纪人。他十几岁开始到北平古玩市场进货,20岁带了24美元离开上海只身去香港打拼,到今天80岁了,他还始终神采奕奕地坐在拍卖会第一排。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的表率。他一生执著于一个行业,并且成为这个行业中的领军人物,到现在还是个老兵,这个精神就已经不得了。况且他还有作为艺术品经纪人应有的眼光(你看到他买什么烂东西?),他精研古董不作假作弊。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本身是个收藏家。在博物馆展示藏品、出版画册,你看他自己玩得多开心。我认为他的这些经历如果用来写古董艺术市场是最合适的。
内举不避亲。我还推崇我的老板蔡辰洋先生,作为企业家,他热爱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收藏。事业经营上的起落动摇不了他对于艺术以及收藏的热爱。他总是在顺利的时候多买点,失意的时候就把玩一下藏品来作为对自己的慰藉。作为老板蔡先生给我很多机会,让我有很好的学习机会。大家都知道蔡先生在经营创造寒舍这个品牌的时候所制定的原则:藏品不卖给外国人。其实不是我们不做生意,只是当你跑遍全世界的拍卖会你就知道中国艺术品当年流落出去的那种辛酸。今天好不容易让这些艺术品回到中国,就要确保它是留在中国人手里。挣钱多少对我们来说是次要的。蔡先生生意上再不顺利,这个原则他还是坚持的。我觉着这是对中国艺术的坚持、对收藏的坚持和对中国艺术品经营的坚持。第二是他提出的经营理念:坚持专业、诚信。赚钱多少是一回事情,但作假的钱我们不赚。这也是寒舍对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所作的贡献。
问:谈谈您对大会的期望和建议?
答:经过15年的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已从萌芽成长阶段过渡到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这就需要参与其中的人具备长远的眼光、专业的知识、用投资来取代投机的心态并寻求更好的发展。我觉得你们这个论坛做得很好,它提供海内外收藏家、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交流的园地。良好的环境可以使收藏家、投资者、消费者都能得到共同的发展。
我的建议是,艺术家应该着力于艺术创作,不必自己面对市场,否则太累,可以让艺术品经纪人扮演这样一个角色,由他们把市场的反馈告诉艺术家。艺评家就做艺评家的事,不要和商业有关联。艺术品的经营者应该规规矩矩地做生意。收藏家们应该把自己过去的经验、秘诀、曾经跌倒过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现在各行各业都是讲究策略合作和策略联盟,我认为艺术品行业也一样。希望大会要完善制,规规矩矩地对这个市场再做一番检验,让艺术品市场更加稳健、健康、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