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热点资讯
当今收藏投资市场行情淡 圈内圈外呈现“两重天”
来源:贵州都市报 潘佼佼 2008-10-23 11:03:4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部分藏家正在积极建仓,准备以较低价格抄底真品和精品

    秋风乍起,而成都的收藏市场却隐隐呈现出了萧瑟的冬意。

    “据我所知,许多送仙桥的老板们已经很多天没有开张,甚至有些选择关门旅游去了。”成都市资深藏家马晏对记者说。而四川省美术家画廊总经理方临也感觉到了顾客的犹豫和踌躇。

    这一切只是全国乃至全球收藏市场清冷状况的缩影。在被收藏界视为风向标的苏富比秋拍上,为期5天的亚洲艺术品、珠宝、腕表拍卖总成交额为1.407亿美元,与预期的2.5亿美元相去甚远,参拍1300多件拍品中约有三分之一未能成交。

    “和北京、上海、杭州这些一、二级市场相比,属于第三级市场的成都面临的情况还好一些。”方临告诉记者,但这依然不能掩饰本地艺术品市场低迷的事实。

    业余玩家:高位套牢日子难过

    成都藏家周古尘承认,自己在2004年后将生活重心放到了艺术品投资上来完全是因为禁不住诱惑,在各种拍卖会、电视节目上频繁出现的天价艺术品和随之而来的“捡漏”和“一夜暴富”的神话让这个成都普通市民怦然心动。

    在此之前,他是一个服装公司的普通职员,每个月拿着数千块元的工资度日。自从2004年下半年迷上了收藏之后,他不再工作,为了研究各种瓷器、杂项用光了自己的积蓄,甚至要靠自己年迈的母亲来养活。

    “我就是冲着赚钱过去的,如果捡到一个青花瓷,不就发大财了?”他丝毫不掩饰自己进入艺术品市场的动机,就是赚钱,赚大钱!即便一直捡不到漏,在周古尘看来自己的投入也是值得的。因为“那么多的人对艺术品感兴趣,我只要考个鉴定证去做鉴定,给那些藏家的每件藏品收个几百块的鉴定费,也发财了。”

    如果不是金融海啸的来临,周古尘大概还会沉浸在自己的“伟大设想”之中。但目前低迷的艺术品市场使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预设的前景。

    像周古尘这样想在收藏市场上“发大财”的人不在少数,在成都市内举行的各种鉴定会上充斥着抱着收藏品前来咨询的工薪阶层。在收藏市场火爆的时候,不少市民一到周末就去送仙桥、文殊坊等艺术品生意聚集地“淘宝”。

    同时,泡沫也来势汹涌,一些当代的艺术品的价格涨势惊人。在2000年以前,岑学恭的画作在成都市场上价格为几百元一平方尺,到了后来2、3千元一平方尺,而现在要5、6千元一平方尺。不到八年的时间,价格就飞涨了十几倍。而一些当代艺术作品更是涨势惊人,在国内和国际的拍卖会上屡屡拍出数千万元的高价。

    现在,周古尘最担心的就是这些在高价位时买下的东西应该如何出手变现,前段时间,他目睹了几场在本地举办的拍卖会,而最后的成交价、成交量让他感到无望,以买入时的价格出手几乎再无可能。

    而在资深藏家黄绍银看来,这一场危机之中最值得担心的是另一个人群——在艺术品泡沫之中买下大量赝品的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凡是买进的人都会慎之又慎,而这些赝品很难再次出手,我知道的就有很多买了数千万元赝品的企业家,他们肯定是要大亏了。”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