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幸存下来文物的最后归宿 "博物馆"应该收藏什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云阳 2008-10-31 10:48:09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近读一旧闻:某知名博物馆收藏了一套由现代工匠制作的仿古家具,这套仿古家具原为电影道具,电影拍完之后原本要送到红木家具市场销售,不知何因后来却成了博物馆的收藏品。“四件套中式仿古家具被抬进博物馆,并被该馆永久性收藏。现代普通商品被列入国家级收藏尚属首次。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称,此套家具由生长了上千年的黄花梨木制成,并且家具的纯手工制作工艺十分精湛,是被该馆‘破格录取’的主要原因……”

  虽是旧闻,今天读来,仍然令人心堵。现代仿古家具竟然也可成“文物”?竟然能入藏知名博物馆?按照“破格录取”的说法,现在的仿古品都可入馆,那真是洋洋大观呵。仿古陶瓷、仿青铜器、仿古玉、仿古家具……岂不是都可被博物馆收藏了?要用“工艺十分精湛”的标准来衡量,那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发的仿清宫廷瓷器应首当其冲,陕西宝鸡周原古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荣誉出品的高仿真青铜器可执牛耳,“张青花”监制的仿“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罐也可添列其间了。

  国际博物馆协会有明文规定,博物馆被定性为一种“永久性机构”,“是幸存下来的文物的最后归宿”。难道这些不断仿制的或正在仿制的物品,要到知名博物馆去找“最后归宿”了?

  博物馆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符号,承载了足够多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博物馆收藏的是国家、民族记忆,是马虎不得的。因此,笔者以为,博物馆要收藏经过历史沉淀后能够成为准确反映历史发展轨迹的重要文物,宁缺毋滥。不能放进篮里都是菜,对那些明显为了借著名博物馆招牌进行炒作的团体或者个人,即使是无偿送来入藏,或者出钱送来的物品,也应说“不”字!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