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中国文化三十年:城市雕塑艺术与时代同行
来源:人民日报 陈原 2008-11-07 09:31:35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江西南昌胜利路步行街上的城雕

 

 

山东青岛五四广场上的《五月风》

 

    城市雕塑,可以说是改革开放30年中发展最快的艺术门类之一。今天,中国的城镇几乎处处可以看到城市雕塑,遍及大街小巷、风景区、公园、学校、厂区、社区、广场,而且成为多数城镇的标志性建设,也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从投资、设计到聘任艺术家,都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规划。以江西南昌为例,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只有几处小小雕塑,现在这里已经发展成一座被雕塑美化的城市,雕塑无处不在。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中国雕塑步入城市的空间,在参与城市建设,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和丰富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0年中国城市雕塑发展与积累的成果,是中国艺术与时代同步的重要象征。

    10月底在江西南昌举办的首届全国城市雕塑高层论坛,120多位雕塑家、画家、评论家、建筑家、规划专家和江西党政领导聚集一堂,回顾论证了城市雕塑的过去与未来。

    生动见证社会生活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城市飞速发展的30年,社会生活、城市环境、园林建设、街区设计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变迁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的道路,而城市雕塑又见证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特邀嘉宾、物理学家杨振宁认为: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在30年历史中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华文化。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说:改革开放让中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城雕也呈现出多元发展之势,这是城市经济增长、生活方式变化的结果。在题材上,从单一的政治历史表现发展到普通生活的具体体现,比如《珠海渔女》、《开荒牛》等,还有立于北京王府井街头的那些历史生活的场景,表明以人为本的精神正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在表现形式上,由过去的单纯写实发展到抽象、意象、唯美、符号并存,这说明人们的审美视野扩大、艺术形式拓宽、艺术发展多向,比如《五月风》、《南京大屠杀》等。在材料上,从石头制作发展到不锈钢、彩塑,甚至还有水和声光电的运用,这是科技进步的反映。在场景上,不再仅限于广场中心、学校和厂区门口,这标志着人们对雕塑的认识观念前进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仇保兴在贺辞中认为: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可以体现出城市文化的内涵和气质,可以形象地反映出城市精神和品格,是城市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高品位艺术品和艺术资源配置在公共空间,可以使城市居民近距离接受美学体验,满足审美要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说:处于公共空间的城雕是一种“强迫”的视觉艺术,人们每天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文化辐射。优秀的城雕作品可以让居民在不知不觉中经受文化的浸染。将城雕看作公共艺术,应该说是城雕认识观念中的最大转变。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