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国际化和快速性无疑是中国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的绝对关键词。而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表象都在显示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中国,速度往往是和热情亦步亦趋的孪生兄弟,而且这种热情往往带有无意识的排他性。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们对学术有兴趣但羞于谈论市场,一提价格便俗。而近年来艺术市场几乎成了艺术的代名词,大家觉得艺术应该是个人化的趣味,羞于在大庭广众下谈及,市场才是众人之事,应该高谈阔论。而我们恰恰没有那两种热情,于是就有了第三种热情,那就是将艺术和市场容纳、对接,通过对话、沟通、整合的形式来获得热情带来的动力引擎,消弭非理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此来达到艺术与市场在博弈中取得动态平衡的状态。
798艺术区在经历了几年的灰色边缘的修炼之后终于脱颖而出,其作为北京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商业地标和文化发生场,人气指数正日益飙升。艺术节和论坛选择在这里举办,看重的是这里蕴含的文化能量以及历史与现实、艺术与商业、热情与隐患所呈现的张力和活力,在这里艺术与市场的博弈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任何一方占据压倒性优势都不利于整个生态的延续和壮大,所以有些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解决,有些误解和不清晰的地方要澄清,有些潜在的趋势要挖掘和导引,这样的一种努力和姿态才是保证整个区域生机勃勃、潜力无限的支撑。如果说要给本次论坛加一个关键词,那么我们将毫不犹豫的说出三个字:“未来性”。我们并没有忽视当下,而是因为未来是当下的归宿,而归宿的结构其实是要看当下的作为,所以有时候关注未来才是真正的关注当下。
整个论坛的具体设置分四部分,作为开端和结尾,我们安排的是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和市场推广有关话题的探讨,分别为“艺术新势力:定位、择滤与导向”和“新势力表白:崛起、立异与传承”。年轻和未来具有着天然的关联性,现在优秀的年轻艺术家绝大多数会成为未来艺术和市场的中坚力量,所以从现在就从画廊、拍卖行、策展人等推广力量和年轻艺术家本身两个视角和轨道来探讨年轻艺术家未来的诸多可能性和艺术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以积极的建构姿态参与到打造未来共赢架构的过程中来,这无论对于市场力量还是对于艺术生态本身无疑都是重要而具有建设性的努力。
作为论坛的中间两个环节,我们将从“试验性”的角度来介入“未来性”的探讨与预期。作为论坛的第二部分,我们以“画廊新潮流:经营、策划与推广”为题重点展开艺术商业空间中对于试验性艺术和短期商业利益不明显的学术展览项目的推广等方面的分析与讨论,邀请的作为中国艺术市场的精英的指标性画廊负责人分别就新媒体艺术、装置和行为艺术、学术展览活动等方面的推广、运营和项目评估等实务和预期规划来与观众交流、对话。作为第三场的“艺术空间:态度、策略与抱负”我们将邀请北京本地的艺术基金会、非营利空间、民营美术馆 、文化传播空间等的负责人来探讨在当下中国的艺术生态链中非营利空间的地位、意义、价值和未来拓展空间及可能性,通过这样的一些话题的延伸和具体运作者的体验和展望,希望能为这个板块的发展描绘出一个清晰的坐标,对艺术和市场发展的根基稳固发生作用,为政府和民众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和专业服务。无论是画廊的新潮流还是艺术空间的姿态和抱负,他们的发展本身在当下风起云涌的艺术价值链条中都具有着实验性,都是一种未知的开拓,是热情、素质和魄力的整合,无疑也是参与到了未来性的建构,谋求的是在艺术与市场的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的博弈中赢得未来。
政府想将798做成创意产业园区,我们的论坛当然也具有创意,一个是我们的确“创”立了为期四天的艺术节论坛,并且打造了一个业界精英和观众以及作为当下重要力量的媒体从业人员的对话与交流的平台。而作为主办方,我们也当然也是有着自己的“意”图,那就是通过对话与交流将艺术与市场对接,将市场推广力量和艺术家对接,将业内专家与观众及传媒对接,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接,我们期望达到使艺术与市场在知性的博弈中获得动态的、趋向良性的、具有丰富层次的平衡,进而能够引导艺术产业生态链条的稳健和积极的运转,那就是我们真挚希望达成的意图。所以,在这个2007 年的4月,我们将期待各位来与我们一起将“创意”唱响!
798艺术节论坛组委会
策划人:邱慧君 姜长城
论坛团队:葛颐 杨芳菲 许倩 田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