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话说"紫砂"收藏:壶倾江河湖海 品说天下是非(图)
来源:北京日报 李 祥 2009-02-14 09:16:35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陈鸣远:古来技巧能几人,鬼斧神工噪一世

    陈鸣远活在康乾盛世,堪称一代大家。他是继龚春、时大彬之后的又一领军人物,掀起了中国紫砂壶艺术史上的第二次高潮。

    与时大彬一样,陈鸣远也有一个著名的紫砂艺人——陈子畦做父亲。他的造壶风格承上启下,既有明代的朴雅之风,又开启了写实主义仿生技巧的先河。在紫砂壶发展史上,他是一位技术娴熟而全面的大师。

    在陈鸣远的作品中,光货的几何形体“朴质大方,结构合理,技巧严谨”;花货的自然形体“概括夸张,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并善于借鉴,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遗世的梅干壶(现存于美国西雅图博物馆)最具有代表性,充分表现了陈壶对自然的夸张和借鉴。梅干壶以其形似梅干而得名,从整体上看,好像是谦谦君子在弯着腰笑迎友人,又像是历经沧桑的老人在驻足远望。壶上用堆花手法点缀几朵梅花,又使壶充满了希望。壶身两侧是壶嘴和壶把,貌似梅花枝干的断节,真实而自然。

    陈鸣远还是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第一人。他的壶身提款更别具一格,颇有晋唐笔气,当时有言“海外竞求鸣远碟”。

    顾景舟:百代壶公第一流,愿留指爪踏雪泥

    顾老生来和紫砂壶有缘:生于紫砂壶的故乡江苏宜兴,18岁从祖母学艺。凭借他极高的悟性和对紫砂深深的热爱,两年后,他已在行业内崭露头角,小有名气。之后他来到上海,仿制明代时大彬、清代陈鸣远等人的紫砂名作。正是在临摹和仿制中,他的技艺突飞猛进,其中一些仿品的艺术价值甚至超过了原作,并被许多博物馆收藏。

    从早年的仿制,到中年的自创,直至晚年的改变,顾老总结一生的经历,认为壶艺创作要兼有形、神、气三点,并强调“如果没有轮廓、线条、体积、比例的学问,没有基本功扎实而又灵巧的双手,再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从他现存的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品出这位一代宗师的风格。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高庄与顾老结交,他们以紫砂陶优异土质及适用功能,精心合作设计了提璧壶。顾老为此专制工具,使其壶独具匠心:壶坯轮廓造型端庄周正,结构严谨,比例和谐匀称,线面简洁明快,节奏变化合度。提璧壶气质健伟,色泽紫中泛红,深沉朴茂。此壶完美地阐释了顾老的艺术观念,是现代紫砂壶中的绝品。

    从龚春到顾老,历经数百年,紫砂壶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而这过程中,无论是对技术的改进,还是对内涵的倾注,都是个人成长的印迹。但凡紫砂制作大师,无不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来升华紫砂的魅力。任何一款紫砂壶,承载的都是艺人对自然、对生命的理解。壶艺风格的差别,也是人品内涵的差别。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壶也是在做人,人在路上,艺亦如此。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