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势4
艺术品民事担保上议程
众所周知,中国艺术品市场目前最缺乏的不是经验,而是规范操作(包括资本的进入)。规范操作的问题不解决、不尽快进入国家法定序列,就无法遏制诸如“三假”等艺术品交易存在的问题,艺术品与资本的合理结合就无法落实,艺术品资产化当然就无法实现。因此,艺术市场机制、支撑体系建设与公共艺术政策备受关注。
在艺术市场理论的研究、推动下,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不断实施,艺术品市场体系及支撑体系的建设将一步步进入人们视野,特别是政策法规支撑体系、财税支撑体系、信息支撑体系、市场中介体系和人才培育支撑体系等成为艺术品市场发展与深入前行的一个重要前提。文化部门也在酝酿成立艺术品监督监管机构,设立一种相应的监管制度,解决当前艺术品市场存在的拍假、假拍等问题。
另外,艺术品民事担保制度的设计已提上议事日程。该制度规定:在艺术品拍卖中,消费者有权了解艺术品的证明和来源;卖家必须将拍品的传承脉络准确清晰地告知消费者。这一规定有利于建立诚信体系制度,制约卖假、拍假的画廊和拍卖公司,解决操作不规范问题。同时,国家也将推动对评估师、鉴定师的资格认定,制定相应的标准,以规范市场。
然而,要彻底解决艺术品交易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强化体制创新的力度,成立非常权威的国家职能机构,实现对艺术品市场的监管,重点解决艺术品鉴定问题、评估问题及监督监管问题。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态势5
艺术品资产化有望实现
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导致的资产迅猛缩水,使更多人在关注中国艺术品的增值、保值作用。在资本的逐渐聚集中,艺术品市场资产化、资本化势头已经呈现,并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新方向,且不断进入国家层面的议事日程。
但是,由于缺乏权威机构的评估系统和评估标准,我国金融资产与艺术品的结合一直未能顺利进行——资产评估不进入国家法定序列,艺术品与资本的结合就难以实现,类似抵押贷款等行为就无法进行,而艺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能就包括解决艺术品资产评估问题。
就此问题,文化部门已与财政部门进行衔接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目前,财政部门已成立了珠宝首饰的评估机构。艺术品资产评估将整个纳入财政系统进行评估,进而实现艺术品资产化。在此基础上,设立中国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就成为可能。
态势6
艺术传媒再造不可避免
艺术传媒的集中化、时尚化、高端化、分众化趋势在所难免,在小众阅读的赢利模式压力下,广告式的推介模式会不断让位于多元化的体验及目标性更为集中的推广。随着艺术媒体投入者媒体意识的觉醒,传播效果的评判有了更多的视角与更为多元化的标准,艺术传媒的再造已不可避免。
随着己丑牛年的到来,报春的鞭炮声已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期待。但是,艺术市场的发展环境与其内在规律是客观的存在,即使我们有再多的愿望,这个牛年注定是一个要勇敢面对地走、脚踏实地地干的一年,也是很难有大规模收获的一年,因为我们太需要歇歇脚,去整理一些被过热的风潮吹乱的思绪与显得慌乱的心田。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要不待扬鞭自奋蹄,而不是心存侥幸地去笑看春风自把梅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