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揭秘全手工紫砂技艺奥秘 宜兴紫砂身价之谜(图)
来源:现代快报 2009-04-08 09:30:58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1968年出生于徐门紫砂世家的徐立,其父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徐立1993年随父亲涉足紫砂,1999年师从中国陶瓷大师周桂珍,如今他是“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技艺”的坚定追随者。顾名思义,这种技艺就是从选砂、和泥到制壶,讲究的都是亲力亲为,纯手工制作。1996年,徐秀棠带着儿子、媳妇和众徒弟建成占地30亩的长乐弘陶庄,在这个作坊里,从原材料到制壶,遵循的都是“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技艺”。

    “那地上铺着的,就是正在风化的紫砂矿。”在陶庄的一侧,徐立手指着一片紫色、绿色相杂的矿砂告诉记者,按照传统的工艺,开采出来的紫砂矿最好是在自然状态下经过下雨吸水、太阳暴晒,反复多次,大约经过一年左右,就可以进行碾磨了。而经过石磨碾磨后,紫砂泥要在水中浸泡半年左右,让紫砂颗粒继续吸水,之后晾干,再通过细筛筛选,选取最适合制壶的泥粉。

    紫砂泥和水后,用木槌反复捶打成扁平状,厚度在3厘米左右,打平后就把紫砂泥饼对折后再次捶打,就像打年糕一样。一气呵成地捶打了50多次后,紫砂泥层与层之间的空气被全部挤干净,透出微微的白色,并且发亮,紫砂泥就捶打完成了。成型后的紫砂泥就可以用来做紫砂壶了,一般在夏季3个月、冬季5个月以内,这些紫砂泥要被用掉。因为时间一长,深藏在紫砂泥里的石墨分子会随着水分的挥发而跑到紫砂泥的表面上,形成一点点的黑点,这样会对紫砂制品的表面产生影响。

    而在紫砂泥浸泡、和水捶打中涉及的水,都是“无根水”。所谓“无根水”就是雨水,因为如果用自来水来和泥的话,在烧制过程中,自来水中的净化剂成分容易随着水分的挥发而在泥料的表面形成一层盐析,使得成品色泽变杂。为此,徐立还专门在院子里支起一大块塑料袋,每逢下雨天,就用来积攒雨水。

    按照这样的传统方法,从紫砂矿到成品紫砂泥,费时良久,而如果选用碾磨机等现代化设备,制作过程仅需几天。而之所以舍弃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在徐立看来,除了是保留传统技法以外,更主要的是,通过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紫砂泥颗粒是呈不规则几何形的,这种不规则几何形的小颗粒结合在一起,紫砂壶透气不漏水的特性就显露无遗;而如果用现代化设备来碾磨、烘烤紫砂泥,则制作出来的颗粒最后会接近圆形,而这样的颗粒组合起来,防水性固然强,但透气性却会差很多。

 

 
紫砂泥粉和水后,就用这样的木槌反复敲击、碾压

    一度失传的龙窑重新开窑

    在紫砂壶的烧制方面,对温度也很讲究。传统的烧制是在紫砂陶坯完全干燥后,需用匣钵装套入窑烧炼。窑炉在古代均为龙窑,形状像古人所说的龙,用砖砌成山坡斜直焰式筒行的穹状隧道。以茅草为燃料时,一般生产周期为4天左右。一窑火燃烧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陶坯的颜色也不断变化,温度400℃时暗红色,600℃时鲜红色,800℃时桃红色,1000℃时樱桃红色,1200℃是浅黄色。

    徐立介绍说,对紫泥来说,1150℃-1180℃是最适合的温度,而绿泥和红泥的适合温度会略有差别。紫砂矿属粉砂质沉积岩,以硅、铝、铁为主,尤其在紫泥中以石英、高岭土、赤铁矿和云母为主,如果烧制温度太高,烧出来的壶表面会有结晶和气泡,他们称之为“烧老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紫砂透气的特性;如果温度低了,就成了瓦器,牢固度、美观度也达不到。

    到了上世纪50年代,由于受产量需求的因素影响,龙窑陆续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先后以煤、油为燃料的方窑、隧道窑,直至现在的液化气窑及电炉。如今,也只有长乐弘陶庄又复造了一座紫砂龙窑,而追求传统的徐门紫砂作者的作品,正在力争恢复用传统的龙窑烧制。

    大师做一把壶为何往往要数年时间

    懂行的人都知道,紫砂壶全手工是最佳的,现在所常见的一整套工艺相传是由金沙寺僧始创、供春发展、时大彬完善的,传承至今。现在,宜兴很多店家都打出了“全手工壶”的牌子,其实除了灌浆成型的壶,紫砂壶可以说都是手工制作的,但这个概念和“全手工壶”完全不是一回事。

    “全手工壶”的真正内涵必须是用“传统全手工成型技法”,即沿用明代传承下来的木转盘拍打、镶接成型技法,制作过程中使用传统的竹木质、牛角、铜、铁等工具。敲打泥片、泥条的搭子最好用黄檀木和枣木质地,木转盘一般是榉木和黄檀好。做壶需用“矩车”划圆形泥片,“象车”划直泥条,这两样工具的形制从明代沿袭至今。

    “传统全手工成型技法”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可以细琢,不必急于一次完成。用来存放泥坯的粗釉套缸是重要工具之一,缸底存水,中间用挖有注水孔的泥层隔断,泥坯成品和半成品放在泥层上面,再用木盖封闭,可以随时通过调整水面高度来控制泥坯湿度,不必担心走形或损坏。而有的大师一件作品需要“细细琢磨”几年才能完成,艺术价值高,价格自然不菲。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般明清时代的紫砂壶价格都在数万元,清代名家作品价格在10万元~15万元,明代名家作品价格在20万元~30万元。

    紫砂泥即将枯竭的传闻纯属炒作

    随着紫砂茶壶行情的一路飙升,近几年紫砂泥也“洛阳纸贵”起来,而当地政府也在2007年颁布了《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对一些紫砂矿实行停采保护,比如黄龙山紫砂泥矿脉。有些商人就瞅准了这里面的商机,囤积紫砂泥在手中,趁机抬高紫砂泥的售价。目前市场上紫砂泥的大致价格为:普通紫泥2000元/吨左右,底槽清20000元/吨左右,还有些精品紫砂泥不是以吨计,而是以斤零售。这个价格比2005年初的时候翻了近10倍,也“催富”了一大批紫砂泥“藏家”。

    而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看来,现在紫砂泥价格的飞涨,更多的是人为恶炒,只要理性分析一下就知道,紫砂壶最大的价值体现是在于制作者的风格和理念,相对于一些名家的紫砂壶,紫砂泥的成本微乎其微。

    而在一些制壶名家看来,紫砂泥即将绝迹的传闻纯粹是炒作,其实只要是和黄龙山紫砂泥矿脉一脉相承的紫砂泥矿,物质元素含量基本差不多,从这点上看,除了黄龙山,南山、甚至浙江的一些山脉里面也存在类似的紫砂泥,只要仔细筛选一下,都可以用来做紫砂壶。

    对于坚守“传统全手工成型技法”的徐立而言,他早就有了储备紫砂泥矿石的习惯。因此在政府颁布《条例》之前,他已经有了约300吨的“存粮”。

    怎样辨别一把好壶

    如今市场上有很多假冒伪劣的紫砂壶,有些商家也会在不够好的紫砂泥中添加化工原料来改变颜色,这是否会导致人们对紫砂壶产生信任危机?而且,用这种添加了化工原料的壶泡茶喝,会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对此,史俊棠认为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如果说单从茶壶或者是紫砂茶壶来讲,那么只要是紫砂这种原材料制成的壶,叫紫砂壶是没错的,作为工业用品来说,并不影响泡茶的功能。而且如果按照标准的工艺烧制,经过1000多℃的烈焰烧制,用来承载100℃的沸水泡茶,应该不会有什么有害物质析出。”

    那么,我们该如何辨别一把好壶呢?

    挑选紫砂壶时,第一是看颜色,不宜过于鲜艳;第二是看壶的吸水性,用开水浇灌,吸水快则证明紫砂壶的泥料比较好,因为紫砂泥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透气性;最后一个则看壶的造型,造型完整,把玩性比较好,也可以判断一把壶的好坏。相反如果壶身泛出不自然的亮光,摸上去特别光滑细腻。壶体颜色浓重偏红,特别鲜亮。壶身与壶盖敲击时声音特别清脆响亮。则可判断此壶是把劣壶。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