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拍卖资讯
靳之林油画力作深藏50载 翰海春拍横空出世(图)
来源:北京晨报 2009-04-22 09:17:2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面对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这一中共革命史中的重大题材,靳之林又将如何正确地反映历史的真实,以教育人民?同时又如何在现实主义的形式之下将艺术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完美地融为一体?

    靳之林1947年至1951年就读于北平艺专和中央美术学院,195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靳之林在作品《罗盛教》、《毛泽东在大生产运动中》等之后,他的革命历史画创作实践在《南泥湾》达到了顶峰。靳之林力求在《南泥湾》中消弭过去所接受的古典油画技法训练的痕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巧妙地转化为一种毛泽东式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风格取向。

    不同于《开国大典》近似壁画的宏大辉煌、《地道战》的戏剧性张力、《狼牙山五壮士》的纪念碑意味,《南泥湾》以一种宏大叙事取胜,整体上以平缓而亲切的叙述方式娓娓道来,没有对抗和冲突,没有高大突兀的人物形象,甚至整体色调也融于一种温暖的金黄色。作者在这里以近似“艺术性的纪录片”的现实主义方式还原了一种真实的“在劳动中,在群众中”的大生产图景,塑造了军民一心、万夫莫敌的新中国形象。稍稍联想建国初期的国家处境,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现代民族国家,正需要以南泥湾艰苦奋斗的垦荒精神激励全国民众。

    《南泥湾》作为中国历史画中的恢弘巨制,以现实主义的方式还原了那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同时也以一种艺术的真实构筑起不断成长和壮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形象。然而,在这一形象建构的过程中,新的历史也正逐步衍生。作品《南泥湾》和它的作者靳之林一同历经半个世纪的政治波澜和辗转,当它再度回归我们的视野之中时,被重构的已不只是南泥湾军民当年的辉煌壮举,更折射出新中国成立以后艺术与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与共和国六十年来呕心沥血走过的历史足迹息息相关。

    鸿篇巨制《南泥湾》风雨沉浮五十年

    ●1959年 接受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委托,在王震将军的亲自指导下,开始革命历史画《南泥湾》创作准备工作。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完成草图50余幅。

    ●1960年 完成定稿,请王震将军审阅,得到肯定。年底再赴南泥湾,收集并完成作品的所有具体素材。

    ●1961年 完成《南泥湾》创作。调至吉林艺术学院,携画前往。

    ●1961-1964年 做少部分修改。

    ●1964年 送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在该馆常年陈列。

    ●1967年 因贺龙、王震被打倒,造反派要毁掉《南泥湾》,为保存这幅新中国美术史上的名作,时任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组组长的何孔德通知靳之林将画连夜取走,这件作品才得以幸存,并随靳之林辗转到了吉林。

    ●1973年 靳之林远赴延安落户工作,《南泥湾》也随之到了延安。

    ●1977年 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南泥湾》在“文革”结束后再次现身。当时整个艺术界创作风气依然保持着“文革”时期“高、大、全,红、光、亮”的特征,而《南泥湾》所代表的革命现实主义风格与同时展览的陈逸飞作品《黄河颂》所代表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与其他“文革风格”的作品拉开了距离,引起强烈的反响。

    ●1978年 收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图录》(油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P61

    ●1985年 靳之林从延安调回中央美术学院,《南泥湾》也随之回到北京。

    ●1988年 收入《中国油画1700-1985》,江苏美术出版社·P91

    ●1990年 收入《中国美术学院40周年教师优秀作品选》,人民美术出版社·P82

    ●1991年 入选“20世纪中国美术大展”,中国美术馆

    ●1996年 收入《美术》杂志一月号·P22-23

    ●1997年 入选“靳之林油画展-生活的足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