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帝富艺术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亚洲区总经理黄文叡也表示,自己在纽约,感受到的依然是寒冬,但在北京却感到艺术市场的春天来了。
故宫博物院将媲美罗浮宫
艺术品比黄金更抵通胀
建议用5%外汇储备收藏艺术品
究竟应该如何投资艺术品?投资艺术品是不是比购买美国国债更好?梅·摩艺术品市场指数联合创始人梅建平则在发言中表示,根据梅·摩指数从1955年到2004年每年市场的发展情况,艺术品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间,和股市的表现基本相当,艺术品市场1955年到2004年的投资回报基本达到年回报率10%,股票当时同期回报为10.4%。
他还表示,调查显示,最好的投资回报,不是人们所感觉的那样,印象派画最贵、古典次之、美国画派最便宜,事实上,恰恰是美国画派的艺术品在过去上涨得最厉害,这种情况与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崛起的实力息息相关。“所以,我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春天要比国外艺术品市场春天要先到。”
“艺术品是比黄金更好的抵抗通胀的工具。”梅建平说,国家外汇储备有相当一部分投在美国国债,但今后中国应该增加持有比较抗通胀能力的资产,比如购买石油、买商品期货、甚至包括农产品、增持美国公司蓝筹股票等。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资产就是艺术品。
他建议,中国应该用五年到十年时间达到5%外汇储备以艺术品形式持有,其中包括一些很重要的古典派和印象派作品。“这样,我们的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的藏品将相当于罗浮宫,我们将拥有与我国国力相匹配的收藏。”
艺术品理财服务将普及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研究员则认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仍然是一个边缘性市场。虽然规模很大,但是产业组织各个方面不完备,没能独立发展出自己的定价体系。目前,中国怎么进行新的定价机制,中国传统艺术定价机制如何国际化等都是应该被探讨的话题。他还认为,随着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和升值,所有资产价格的上升都是大趋势。
北京天禄艺财艺术顾问机构董事长于天宏则认为,未来很可能掀起一股中国艺术品全民投资浪潮。
根据一些私人财富报告数据,中国个人净资产在一千万人民币以上的高端消费人群已经达到33万以上,未来,这个人群快速增长可能超过一百万。他表示,这一百万高端消费人群有多大比例常规性购买、收藏、或者以艺术品作为投资标的。目前,有这个意识的人在这33万里不会超过1%,但未来五年到十年,当这个人群增长到100万时,这个基数将会达到5%~10%。
此外,美术馆建立浪潮和机构收藏浪潮可能带来集团性投资和消费浪潮。未来一个美术馆不会因为建筑空间宏大而受人尊重,最终取决于它艺术收藏。同时,艺术品理财服务和金融工具化的问题可能会在中国得到普及,在欧美艺术品作为资产抵押可以拿到50%或者50%以上的贷款,在中国现在是零,当艺术品具有资产性质变化,就会带来一个全民化投资浪潮,这个浪潮是可以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