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最初是漕运使吕大忠等人为保藏因唐末五代战乱而委弃市井的唐《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及颜真卿、柳公权等所书的著名石碑而兴建的,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赵力光说,博物馆现陈列展出从汉朝到清朝的历代碑石、墓志千余块。其中唐代的《石台孝经》是唐玄宗李隆基亲笔书写,《开成石经》则刊刻儒家十二经114石共65万多字,《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则是基督教早期在中国传播的见证。
赵力光说,宣纸线装、原大精印的《西安碑林名碑》经两年多的筹备,共选用历代名碑12种、墓志10种,其中有7种名碑属于国宝级文物,如汉曹全碑、唐集王羲之圣教序碑、唐皇甫诞碑、唐多宝塔碑、唐颜勤礼碑、唐迥元观钟楼铭和唐玄秘塔碑,所选的墓志也均为一级藏品。
至于拓本选择问题,赵力光认为碑石的拓本越早一般情况下越能体现原碑风貌,初拓本最好。这次出版《西安碑林名碑》所选12种名碑拓本,有5种唐代名碑是宋拓本,其中圣教序碑和孔子庙堂碑是本馆一级藏品宋拓本,唐颜勤礼碑和迥元观钟楼铭是初拓本,其余的是明拓本和精拓近本,均属于目前所藏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