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购得张瑞图飞瀑图轴
在石器展品中,一批征集于四川的清代《彩绘人物石刻》非常生动,专家称当时一共征集了150件,花了95万。其中一对“祖宗像”十分喜庆,右侧为祖父,身着长衫,头戴圆帽,右手扶膝盖,左手持扇。左侧是祖母,双手扶膝盖,非常和蔼可亲。苏州征集来的一组清代《人物纹门楼砖雕》就更让人惊叹了。鲁力说:“4米多长,保存得这么好,不容易。要不是当年安徽老百姓用石灰封起来,你们今天就看不到了。砖雕上有小桥、小姐楼、戏台等建筑,还有40多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画面前后有7层,甚至窗户都是立体的。”为让观众看得清楚,布展时特地把白墙添加了墨汁以此突出砖雕。据鲁力说,他们为这件文物花了40多万元。
书画作品因正在做展厅的基础安装,尚未悬挂,但据说非同寻常。专家告诉记者,从北京征集到的明代张瑞图《群峰飞瀑图轴》是一件非常难得的画作。因为张瑞图留世的画作非常少,这幅画为水墨绫本,立幅长条,画中乔木挺秀,危峰矗立,奔泉急泻,乱云飞渡,笔墨隽拔苍沉,另有一种执拗之气,是张瑞图晚年所作。鲁力称为了鉴别此画的真伪,经3名国家级的鉴定师共同鉴定,此画以120万购得。
黎族树皮衣现在也很时尚
南博为了二期改扩建的新陈列馆民国馆的文物,可谓费了不少心思,“昨天刚刚拉回一批民国文物,有官宦人家、老店铺的家具。”鲁力说着带记者看一张桌子,“这是一张很特别的红木麻将桌,从南京本地征集。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桌角有4个可旋转的半圆抽屉,比较罕见。”另外从苏州征集来的《嵌云石贵妃榻》造型十分优美,是专供贵妇人小憩用的。从香港征集来的《黑漆描金嵌象牙花鸟纹百宝箱》保存完好,属于20世纪上半叶制作,现在难得一见。杂件文物中,明代《黄花梨画案》和清代《竹刻“竹林七贤”笔筒》也很珍贵。
记者发现展厅中一件待布展的《海南黎族树皮衣套装》很有特色,分上衣和裙子两部分。“这是我们从海南东河乡征集来的一件民国时期的服饰。树皮衣取自内层树皮,经拍打、漂洗、晒干做成树皮布,再缝制成衣服,现在看起来也很时尚。如今树皮衣已渐渐远离黎族人的生活。但一些偏僻黎村仍有老人知道树皮衣的制作工艺。”鲁力介绍说。
拉丝不锈钢首次加入布展
为了此次征集展的效果,陈列部的专家做了大胆的突破。陈同乐主任介绍说,南博免费展出后,观众增多,对展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我们不断在改进布展手段,此次可以用三个特别来概括:一是以群组式将两个展厅打通,合二为一,中间走廊介绍60年来南博征集文物的历程,观众从走廊回旋于两个展厅,展品一览无余。二是首次采用LED冷光源,不仅亮度高,而且看不到灯具,到时候展厅里常规灯具全关闭,观众看到的只有展品。三是布展色彩上分绿、黄、蓝,把群组文物的特性体现出来。最大胆的是,此次采用了一些现代装饰材料,如拉丝不锈钢、喷漆玻璃等都是首次使用,为的是体现现代审美情趣。”陈主任还介绍说,此次展览不仅有南博的展品,另外还从扬州、镇江以及南京市博物馆借来部分展品,这几天陆续会进馆进入布展。
据悉,今年10月陈列部还将与考古部合作,再办一次大型的考古文物展,展示60年来我省的考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