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窖泥 |
科技人员从古窖泥中分离出的部分微生物群落。 |
品酒需要多年经验。 |
国家博物馆拥有61万件藏品,都是经过历史大浪淘洗过的国宝。然而,却有一块“泥巴”也厕身其中,其貌虽显不扬,却有着其他60多万件珍品所不具备的品质——它还“活着”。
那么,这块“泥巴”到底是什么东西?它又是如何登堂入室、位列仙班的呢?我们先去一座城市看看。
来自大明朝的清香
飞机抵达四川宜宾已经是夜间了,一出机舱,便闻到湿润的空气中包裹着一股清香,当地的朋友说,这是酒香。
鼓楼街是宜宾一条古香古色的老街,其中坐落着一处明代风貌的古典式建筑,这就是五粮液古窖池群——“长发升”老窖。进入糟坊内,酒香变得更加浓厚、沁人心脾,酿酒的师傅们或起糟,或续糟,或蒸酒。白雾缭绕间,一股亮晶晶的原酒顺着主管流淌出来。
这里的各项操作沿袭的是最古老的酿酒工艺。从分层起糟、续糟、蒸酒到黄泥封窖,全部是人工操作。“量质摘酒”、“按质并坛”这些传统工艺跟明代没有多少区别。
负责人张发明说,这里有我国现存最早并一直使用至今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在酒窖的窖壁上,有木刻缠枝花,雀替上有木雕凤凰牡丹图,均具典型的明代风格。20世纪60年代初,“长发升”酒窖曾出土一批陶瓷片,经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专家鉴定为宋至明初的遗物。考古专家深入考察后分析认为,这些窖池属明代建造,至今已有641年的历史。也就说,这里的酿酒工程641年未停,难怪满城酒香。
天然香源古窖池
沉睡中的古窖池一个个被黄泥封好,四四方方的,有5吨卡车的车兜大小,像烧砖的窑。与砖窑不同,黄生生的泥土是潮湿的,用手指一戳就一个小窝。有工人扒开泥土取糟,浓郁的酒香让人眩晕。随着一层层颗粒状的糟料被搬出窖池,灰白色的池壁就露出来了。湿漉漉的,好像在往外渗水。
张发明说,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那块“泥巴”就是他亲手从老窖池池壁上取下来的。他说:“原先灰白色的泥土拿到阳光下竟呈现出红、绿等五颜六色,而且颜色还在不断变化,很奇妙。”
五粮液技术中心的王戎说:“酿酒的关键是微生物。科研人员经过检测分析后发现,每克古窖泥中含有几百种、10亿多个微生物,形成一个庞大的微生物群落。泥土的颜色之所以变化,是因为里面的微生物还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产生新的物质。”
据王戎讲,古窖池是用宜宾特有的弱酸性黄泥黏土建造的,在酒的发酵过程中,窖池产生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质,慢慢地向泥窖深入渗透,变成了丰富的天然香源。窖龄越长,微生物和香味物质越多,酒香越浓。而黄泥含有多种元素,对酒的美质起着重要作用。
一方水土养一方“泥”
上个世纪,日本人通过各种方式仿制出景泰蓝和宣纸,抢占了国际市场上的不少份额。他们甚至还设法得到了古窖泥,但是,尽管他们利用先进技术来分析“泥巴”中的成分,试图培养自己的“老窖”,但没有成功。
对此王戎介绍,古窖泥里面的微生物是厌氧菌,离开了原来的生存环境,这些微生物会“长出”芽孢,芽孢处于暂时的应激休眠状态,只有再回到原来的环境,这些芽孢会生长成新的微生物。原来,古窖泥脱离了宜宾独有的自然环境,就会处于休眠状态,无论怎样都叫不醒,更别说到了日本,水土不服的古窖泥怎么能酿出美酒呢?
宜宾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少日照、微风,四季如春,十分适合己酸菌、乳酸菌、乙酸菌、丁酸菌、酵母菌等酿酒微生物的生存。而且宜宾酒窖的地温温度,常年维持在10—20摄氏度,正是适于酒窖中酿酒微生物生长发酵的温度。
另外,延续600多年的酿酒历史,使得老窖池中窖泥微生物被自然选择、富集、繁殖,酒厂空域中的微生物也被酿酒活动所选择、驯化,直接参与到酿制过程。这些弥漫在空气中的微生物既无法复制,也无法搬运,成为上苍赐予宜宾具有独占意义的垄断资源。
2005年4月,明代古窖泥参加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中华国宝展,被誉为“天价泥巴”、国宝级文物。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朱凤翰曾说,收藏明代古窖泥,填补了国博馆藏文物的一项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三姓传佳酿 终付与国家
说了古窖泥,不能不提酒。宜宾自古出美酒,先秦“清酒”,秦汉“蒟酱”,南北朝“咂酒”,唐代“春酒”、“重碧酒”,宋代“荔枝绿”、“姚子雪曲”,明代“杂粮酒”,清代“泥头酒”……杜甫、黄庭坚都曾为宜宾的酒折服,留下佳篇。古窖泥也见证了宜宾酒业600多年的发展历程。
明初,陈氏建立烤酒糟坊——“温德丰”,他亲任烤酒师,经过长期摸索,创造出流传至今的配方——“陈氏秘方”。他酿造的酒,士人称为“姚子雪曲”(宋代姚氏家族私坊佳酿),坊间直呼“杂粮酒”(因系以高粱、大米、玉米、糯米、小麦等杂粮配合大米酿造而成)。
秘方经陈家十代嫡传到清同治八年,当时膝下无子的陈三在去世时将秘方传给徒弟赵铭盛,赵得到秘方后,也得到了陈家庞大的家业。他将“温德丰”改名为“利川永”。
赵铭盛死前,将秘方传给了徒弟邓子均。1909年的一天,邓子均携酒去参加宴会,席间,晚清举人杨惠泉尝酒后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虽雅,但不能体现酒的风格,此酒是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呢?”
1952年,邓子均献出了“陈氏秘方”:“饭米(大米)酒米(糯米)各半成,荞子成半黍(黄米)半成,川南红粱凑足数,糟糠拌料添锅蒸,此方传子不传女,儿孙务必深藏之。”与秘方一起献给国家的,还有从陈家手中传下来的酿酒作坊和从未停止发酵的明代老窖。
酿酒工艺续传奇
五粮液集团老工人介绍说,酿酒纯粹是一种感官艺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最能考验酿酒师技术的就是“摘酒”。
当蒸馏的酒液从冷凝器的管子里出来时,酿酒师傅就在接酒的坛子上搭一块布,看酒花。“酒头”酒的质量不佳,开头的1斤酒是不要的,这叫“掐头”;接着“酒身”出来了,于是摘取“中间酒”,酒的质量不断变化,越来越好、稳定,这时的酒花是“滚头花”,花大,均匀;后来酒花变小,散得慢,这是“酒尾”出来了,换坛另装,接着酒花变成了“细花”;细花没有了,就起了“水花”,这便是“尾子酒”,酒味酸,汁液中还残留着糖分,酿酒师把它另外盛起来,这叫“去尾”,在下一甑酿酒时,倒在底锅里,或拿来养护窖池,或用来培养新的窖泥。
过去,酿酒工人的绝活没有引起太高的重视。近代以前,酿酒工人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有谚云:“有儿不进武糟坊,有女不嫁烤酒匠。”而在五粮液的保护之下,酿酒的传统工艺却一直传承下来,并在历史的长河中越发散发出独特的魅力。2008年,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