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 九华山图 1975年作
热热闹闹的2009年艺术品春季大拍即将落下帷幕,拍卖行、藏家、炒家们在经历了一轮“奋战”后将暂时回家休整、盘点得失,以备战下一轮的秋季大拍。如果说上半年各大拍卖公司在拍品征集期间,大部分藏家对艺术市场还持观望态度,那么经过这一轮春拍,艺术市场明显地向好迹象无疑将对藏家信心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核心地带——北京拍卖市场真可谓赶上了一个红五月,各大拍卖行动辄过千万元的拍品不在少数,而成交成绩更是斐然:有过千万元的,有过亿的,有的甚至还超过了五六亿元。就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杭州西泠春拍更是为这场之前让人们匪夷所思的春季大拍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些火热的春拍场景,让人丝毫感受不到金融危机的迹象。透过一组组春拍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正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内涵的精品书画,抵御了这场全球经济环境下的金融危机。
杭州西泠:中国书画依旧受宠
作为国内备受瞩目的一场春季拍卖会,为期两天的西泠印社09春拍于6月20日在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收槌,总成交率达88%,总成交额为1.48亿元。本次西泠春拍的领牌数超过600,人气为05首拍以来最旺的一次,热烈的竞投场面和稳定的成交比例与之前结束的北京几场大型拍卖会南北呼应,再一次印证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率先复苏的事实。
其中,中国书画依然表现抢眼,,三大书画专场的成交总额逾亿,平均成交率超过九成,其中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的成交率高达96.5%。在近现代书画专场,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傅抱石等近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均以高出预期的理想价格成交,黄宾虹《山水写生册》的成交价(459.2万元)甚至超过了05年艺术市场鼎盛期的价格;由日本同一藏家提供、第一次亮相艺术市场的15件吴昌硕书画精品掀起了现场的竞投热潮,作品全部成交。古代书画专场也依然坚挺,成交率达89.08%,总成交额为4545万元,清代画家吴历的《山邨邨密图》以784万元拔得头筹。华嵒、蓝瑛、王铎、沈周等明清书画大家的重要作品都取得了不俗佳绩。用一位资深藏家的话说:“金融风暴对艺术市场的影响很短暂,半年不到,买家都活过来了。”艺术品尤其是那些艺术价值高、人文含量丰富的艺术品,在金融危机面前呈现出的抗跌性是显而易见的,经济的率先复苏必将促进文化的繁荣,而艺术品正是文化的使者。
北京翰海:首拍司法委托艺术品获热捧
6月21日,北京翰海首次推出的法院委托文物艺术品专场在北京亮马河饭店开槌。40余件拍品历时1个多小时激烈竞投,近9成拍品被藏家收入囊中,总成交额201.7万元。其中,一幅工笔细腻、风格雅致的张大千《花鸟图》7万元起拍,经多位藏家数十回合竞争,以90.83万元成交。多件拍品超估价数倍乃至十数倍成交,刘奎龄《双鸡图》5万元起拍,29.12万元成交;1平方尺大小的吴冠中《唱晚图》6万元起拍,22.4万元成交。刘继卣《鹰图》15.68万元成交。热烈的竞投气氛和良好的成交业绩,也反映藏家对此次翰海推出的司法委托艺术品专场高度认可。
据悉,近年来,在司法执行标的物中,文物艺术品数量加大,渐具规模,艺术品质量提高、品类增多。司法委托的文物艺术品实施变现,凸显出规范市场、实现最高价值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本次,翰海首拍法院委托文物艺术品,成功借助艺术品拍卖平台,促成司法执行资产实现价值最大化,也为规范司法委托艺术品拍卖提供了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