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經冶問朱鎔基,弟弟要給他看書,為什麼不見。朱鎔基還是回答說:“我不要看。”朱鎔基講,他們去發言講話,“想顯示我同他們的關係”。那天他們談了兩個多小時,大家有很多話說,朱鎔基很風趣地表示,“你高興,肚子不餓多留一會兒我不反對,但我不會留你們吃飯。”
叔侄倆一個脾氣
朱鎔基到上海當市長時,當著朱經冶夫婦的面,對他們時任上海紡織局黨委副書記的兒子朱匡宇說:“匡宇,我在上海一天,你就不要想升官。”朱鎔基果然說到做到,在上海的四年裡,朱匡宇沒有動過職務,也沒動過職位。朱匡宇從一個紡織機械廠的一般工人,靠自己的能力直到成為局領導,與朱鎔基一點關係都沒有。
朱鎔基在北京當總理,除了工作以外,朱匡宇從沒有找過朱鎔基,甚至有人懷疑朱匡宇是否真的是朱鎔基的侄子。有些朱匡宇一手提拔的下屬都到市裡當領導了,朱匡宇還堅守在原來的部門。因為上海紡織業的改造,朱匡宇也去找過朱鎔基幾次,但由於意見不同,叔侄倆經常爭得面紅耳赤。朱經冶說:“叔侄倆一個脾氣。”
拒絕為母親修墳
朱經冶的兄弟姐妹準備將父母的墳墓修整一下,詢問朱鎔基是否也將他母親的墳墓順便修整一下。朱鎔基很快就復信:“接到來信,關於為我母親修墳之事決不可為,傳揚出去影響更壞。顧念之情,心領不盡。”
家中及外頭有人說朱鎔基六親不認,朱經冶否認說,朱鎔基是性情中人,他對國民關懷,對自家的親人非常親切。朱鎔基每到一個地方出差,只要知道有本房親戚,都會盡量抽時間安排與親戚見面,調北京工作時,還把上海所有朱家本房的親戚都請到他家裡作客。朱經冶認為,他對朱鎔基的認識是客觀的。(摘自:上海文匯讀書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