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中国出口加工企业遭受重创。中国的艺术产业也难逃此劫:2008年下半年,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大幅缩水,北京798艺术区等处的画廊经营惨淡。但实际上,比这二者受冲击更大的,是深圳大芬等地的“油画村”。
深圳大芬的油画村,曾经被称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奇迹”。
距深圳罗湖口岸仅10公里之遥的大芬村,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油画第一村”。2004年,该村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单位”;2005年,该村从事油画生产和销售者445家、画师8000余人,商品画出口2.8亿元人民币,其中90%销往欧美及中东;2006年,该村油画产品占世界油画市场份额的60%。与大芬油画村同样风光一时的,还有被称为“世界三大商品油画产地之一”的厦门乌石浦油画村,2006年,该村已拥有画商200多家、画师4000余人。
在中国文化对外贸易逆差的背景下,大芬等地的商品油画是唯一绝对顺差产品,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典范。
然而不幸的是,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让大芬式的油画产业全线告急。
在2008年秋季的广交会上,整个大芬村几乎“颗粒无收”,而以往,他们在该展会最少能签单两三千万元,甚至还接到过四五千万元的大单。通常年底会人头攒动、订单纷至的大芬油画村内,2008年12月的国外订单减少八成。销量的骤跌使该村的部分油画企业濒临倒闭,资金链断裂的画商只好转让画铺,大批画师则背起画板,奔赴京沪等地谋生。与其相似,厦门乌石浦2008年的海外订单量锐减1/3以上、金额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