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持续延伸
在2009年春拍中独撑起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中国书画能否继续高歌猛进,在秋拍中是否可以继续担当主角似乎已不用再争论。
“春拍之后,中国书画的拍卖结果有些超乎预期,在嘉德所举行的四季小型拍卖上,书画都有比较好的成交结果。秋拍也是一个水涨船高的事情。”中国嘉德近现代书画及当代书画总经理郭彤对记者表示。
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达则用了股市中的俗语“主升浪”和“延伸浪”来形容从春拍到秋拍中国书画的整体走势。她认为:“所谓主升浪就是行情在大涨前,会有一段时间‘闷’在那里,有些人可能明明知道会涨,但是看到眼前的萎靡状态,还是不敢进入。就像今年春拍,国家货币政策放松,流通性又像潮水一样活跃起来。一些大的机构,比如贷款几十个亿,可能做项目所需的资金一半就够了,另外一半就会流向艺术品等其他资本市场。”李达说,“正是由于新的资本注入,使得春拍开始回暖,但有些藏家也感觉到了上升态势,却基于对金融危机不确定性的担忧,而没有进入。所以,在春拍没有买东西的藏家,多少还是会有一些遗憾,希望在秋拍中能够遇到称心的作品。”
对于秋拍的书画市场,李达则认为是新一轮的“延伸浪”。“从谷底脱身而出,一路飙升。”这正像股市中一个触底反弹之后的延伸性增长。李达说,征集难易其实与藏家的惜售心理无关,藏家最关注的是拍卖公司的品牌和信誉。“保利春拍从成交价分析,的确受到一些国内外顶级藏家的关注和认可。而米景扬也在近期决定将自己一生的收藏精品托付保利秋拍。从目前的秋拍征集情况来看,夜场已有三、四个主题专场。可以说,11月的秋拍阵容会超过春拍。”
李达认为,“这股‘延伸浪’起码还将持续到2010年。”不过,让李达做此大胆预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还看到了一些基金、银行等大资金对拍卖市场的垂涎。
入手时机已到?
尽管中国书画成为秋拍主角已是业内人士的共识,但在秋拍大规模开槌之前,各拍卖公司在征集作品时所遇到的困难似乎在向人们散发着一些信号。
各拍卖公司对书画的重点挖掘和大规模征集纵然使中国书画在春拍中大放异彩,但似乎也已经透支了秋拍的拍品资源,使得秋拍在书画方面的征集难以为继。
西泠拍卖董事胡西林就毫不掩饰地表示春拍征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他说,准备春拍的那段时间,正处于金融危机的深度恐慌中,卖家惜售心理严重,因此拍卖公司征集都很困难。但是,胡西林没有想到的是,春拍开始前,中国整体经济趋好,而春拍已经筹备完成,一些先前惜售的卖家这时想推出藏品,但拍卖公司的图录都已制作完成,因此时间差使得一些好的作品被留在秋天上拍。不过,令胡西林感到欣慰的是,春拍还出现了一批新的买家,“当时办牌的藏家有600多位,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多的一次,我们统计后发现,其中180多块牌子是新面孔。”胡西林说,新人的进入,使得市场吐故纳新的功能得以健康发展,而这种健康的趋势,必将为秋拍带来良好的效应。
的确,拍卖征集藏品的困难似乎在像人们暗示,今年的秋拍中,中国书画精品的上拍量可能会有所减少,而随之而来的便是价格的飙升。那么,此时是否是入手中国书画类藏品的最佳时机呢?
李达表示:“关于有人认为现在是逢低买入的好机会,我是同意这种观点的。所谓逢低买入,并不是说现在艺术品的价格有多低,而是在目前这个阶段,各类艺术品存在的炒作现象比较少,价格上水分比较少,不像2007年的时候,不论是房市还是艺术品市场,什么东西的价格都被炒得很高,所以现在正是人们进行投资收藏的好机会。”
的确,在现在看来,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来袭似乎并不全是坏事,至少这样一轮风暴的来临将艺术品收藏界内的大量热钱和泡沫挤了出来。另外,也从另一方面迫使一些藏家急于将自己手中的藏品出售套现。
北京荣宝负责人刘尚勇认为,从春拍反映的情形看,国内能够浮现上来的书画精品资源已经越来越少。但在今春,从北京保利尤伦斯专场释放出的信息令市场强烈感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回流气息,海外一些重要藏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持有的部分藏品逐渐投入市场。由此看来,在这样一个既有可能延续利好,又少有泡沫的行情下入手中国书画艺术品,无论是对于想短期获利还是想长期持有的藏家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