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市场化方向”
10月20日,常州同时开工了4个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项目。此前,常州率先在全国推出了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的机制,成功尝试了用市场购买的方式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
从“补砖头”到“补人头”,常州市成为了经济发达地区住房保障全覆盖方式的一个样本:其通过采取每户补贴一定规模金额,去市场上购买商品房作为经济适用房的办法,使原本三年解决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任务在一年内完成;同时,常州成为国内大力推进公共租赁房试点的城市,其通过公共租赁房对新就业人口进行保障,实现了城市住房保障的“无缝对接”。
齐骥在讲话中指出,今后房地产市场应该继续完善,从政府保障和市场提供的两极提供模式,转变为政府保障、政府支持和市场提供三极的住房提供模式。
尤其是“政府支持”的房屋提供模式,其包括了限价房、公共租赁房等系列帮助城市“夹心层”解决住房问题的产品。
此前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也向记者表示,“十二五”住房规划编制将实现重心上移,尤其是住房保障工作的重心上移。“十二五”住房规划当中尤其要加大租赁模式的保障性住房产品。
目前,全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达到了7.5亿平方米,平均每户家庭住房面积每年就提高1平方米。齐骥认为,这正是房地产市场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成果。
在1998年“房改”启动以前,国内人均住房面积和增速远远低于“房改”之后。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后,还使房地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带动了就业和建筑业等上下游产业,其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不容置疑。
与此同时,记者还了解到,早在2007年国务院“24号文”发出之时,有关部门就在是否允许经济适用房出售的问题上,持有不同意见。
也有很多地方政府提出了仿效新加坡模式做全部为租赁模式的保障性住房。随后,各方统一了认识,仍保留经济适用房可以出售的内容。
上述住建部专家表示,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对经济适用房态度的变化,正反映了一个问题:市场化房地产体制,应该允许居民从房屋上获得财产性收入。当然,可以通过很多规章制度来规范这种财产性收入的合理性和效率性。
“当前已经确定了住房保障加市场提供两种房屋供应方式。而且只要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增加,居民住房难题将逐步得到解决。部分大中城市的房价高涨,其原因复杂,也是政府调控的重点,但是不能否定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方向。”上述住建部专家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