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反腐败委员会在印尼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自2003年成立以来,委员会重拳频出,查处一个又一个重大腐败案件,如国会议员因受贿当场被捉、高级检察官为钱锒铛入狱等爆炸性新闻,都是印尼反腐败委员会的工作成果。 今年6月,该委员会又一次成为舆论焦点:他们把前印尼央行副行长波汉绳之以法,并指控其利用国库资金贿赂数名重量级议员以牟私利。最终波汉被印尼反腐败法庭判处了4年半监禁。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04年至2009年6月间,印尼反腐败委员会查处、定罪的腐败案件共有88起,其中仅2009年上半年就达24起。涉案者包括12名国会议员、3名部长和部长级官员、1名央行行长及4名副行长以及多名省、市、县长,还有一部分检察官和外交官等。该委员会2008年的年报还显示,通过查处腐败案件,在去年一年就收回国有资产达4000多亿印尼盾(约合4000万美元)。 “腐败是国家的敌人”,世界银行印尼代表处负责腐败调查事务的高级官员阿米安对本报记者说,“长期以来,印尼的腐败问题难以杜绝,屡屡有同一部门的官员重复犯案,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了经济建设和国家形象。”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印尼已设立了反腐败机构,但由于只重惩治、忽视预防,效果并不明显。2003年印尼反腐败委员会成立以后,汲取了教训,确立了惩治与预防并重的策略。 印尼的反腐败预防措施包括核查国家官员的财产,审查公众举报,在各级学校推行反腐败教育计划,研究所有国家和政府机关的管理制度等。此外,印尼还鼓励那些富有正义感、有激情的年轻人加入到反腐败队伍中,着力培养由高素质年轻人才组成的反腐败队伍。与此同时,印尼反腐败委员会也在一些中、小学展开反腐败教育。例如在一些学校开设没有售货员的“诚信小卖部”,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 印尼反腐败委员会副主席亚辛对记者说,该委员会的成立是希望为印尼停滞不前的反腐败工作带来积极转变。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印尼反腐败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据国际反贪组织“透明国际”公布的廉洁指数排行榜,印尼的廉洁指数已从2004年的0.2上升至2008年的2.6,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也有所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