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热点资讯
新华网:"白宫书记"案神秘处理违背阳光司法精神
新华网 2009-11-23 08:46:2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原告李国福的长子(左)和代理律师19日在庭审现场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原区委书记张治安(资料图)

       新华网北京11月21日电被称为“白宫书记”的安徽阜阳颍泉区原区委书记张治安案,日前在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神秘”开庭。由于法院既不让公众旁听,又拒绝媒体采访,甚至连受害人家属都只有两张旁听证,受到公众普遍质疑。

     此案既是法律明文规定应该公开的一审案件,又是广大公众高度关注的重要事件。芜湖中院如此遮遮掩掩、神神秘秘,是不够自信,害怕无法控制庭审局面,是担心被告人当庭翻供,让检察机关面子难堪,还是想“暗箱操作”,变相维护被告?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总该给百姓一个说法。

   “审判应当公开,犯罪的证据应当公开,以便使或许是社会唯一制约手段的舆论能够约束强力与欲望。”这是近现代刑法学创始人贝卡利亚在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树立的准则。司法裁判活动公开、透明,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也是对一切不法行为最有效的管束手段。

   然而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在处理官员腐败案件上总是显得十分低调,甚至当作保密材料处理;一些本应公开审理的案件也总是藏藏躲躲,避免百姓的参与。这不仅违背了“阳光司法”精神,也不利于舆论对干部队伍的监督。

   像“白宫书记”这样的热点案件审理,是彰显公平正义的最佳教材,也正是宣传普及法律、树立司法权威的良好机会。人们从来不拒绝真相,反而会在真相面前体会到公平正义的内涵和价值。

   或许有人担忧被告在法庭上当众揭发出其他官员的腐败,那正好可以为纪检机关提供侦查线索,老百姓更会拍手称快。如果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引起了某些人的恐慌,动用权力干扰正常应当公开审判的司法活动,那么有关部门更是应该一查到底,予以严惩。

   面对舆论的种种猜测,芜湖市中级法院的当务之急,是主动给予公众一个可信的说法。要是继续这样遮遮掩掩,恐怕公众对“白宫书记”案最终是否公正审理都将心存质疑。

新闻回顾

安徽阜阳"白宫书记"一审推翻所有指控

   19日,安徽阜阳"白宫书记"张治安涉嫌报复陷害、受贿和区检察院原检察长汪成涉嫌报复陷害,导致受害人李国福死亡一案在芜湖市中院开庭。据受害人家属介绍,张治安当庭推翻了检方关于报复陷害罪和受贿罪的指控。

(本文来源:新华网作者:杨维汉)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