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电影
详解《阿凡达》特效:卡梅隆之技"天神"下凡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唐雪薇 2010-01-07 09:31:5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卡梅隆给主演萨姆·沃辛顿讲戏。

 



许多镜头都是卡梅隆自己拍摄的。

 


工作中的卡梅隆。

 

    很多人说,《阿凡达》之后,电影特效将进入一个全新时代。

    当对剧情的质疑之声渐渐响起时,《阿凡达》特效引发的赞美甚至是膜拜之辞,也在漫山遍野地盛开着。如果说,《阿凡达》真配得上“天神下凡”4个字,那这个神,只可能是卡梅隆数十年来苦心钻研的高科技。

    卡梅隆之技,天神下凡。

    特效之内

    拥有超过3000个特效镜头的《阿凡达》,拍起来并不一帆风顺。卡梅隆遭遇过各种挫折,比如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只拿到5个满意的镜头,比如他始终在担心观众陷入“诡异谷”(人在面对类人类时的情绪变化)理论。

    《阿凡达》里,究竟有多少先进的电影技术?

    3D虚拟影像摄像系统

    卡梅隆在上世纪90年代与堪称发明家的文斯·佩斯成为搭档,后者为卡梅隆1989年的科幻电影《深渊》制造了独特的水下灯光,并于2003年与卡梅隆一起完成了3D纪录片《深渊幽灵》。

    为了这些影片,卡梅隆和佩斯设计了一套高清3D摄像系统,装有两部高清摄像机来模仿人眼产生的立体感。两台摄像机就像人的两只眼睛,提供不同角度的画面。

    目前,这个系统被用在大部分3D电影中,但在《阿凡达》中,它经过改进,使得前景和背景出现在不同的层面上,而非平面图像。

    表演捕捉工作流程

    ■体积

    这是《阿凡达》演员的表演捕捉舞台,规模是以前表演捕捉所用舞台的6倍。“体积”这个名字是卡梅隆自己起的。

    演员在这里穿着紧身衣进行表演,模仿纳美人驾驭飞龙。他们必须模拟“骑术”,包括怎样移动及平衡身体。

    ■虚拟拍摄工作室

    这个名字挺玄乎,其实就是一块空地,但通过显示器来看,这里就和实景片场一般无二了。演员站在空地上表演,导演只需要动一下鼠标,虚拟场景就可以任意变化。

    虚拟拍摄工作室的核心设备是卡梅隆亲自参与设计的一种虚拟摄像机,它是对表演捕捉技术的重要提升:在拍摄真人表演时,它可以实时观察演员的动作与虚拟世界的契合程度,卡梅隆得以现场调整和指导演员的每一场戏,这可为后期“纠正”省了大量的时间。这种摄像机甚至可以在演员离开后,只用在空摄影棚里走动就能重拍任何场景。

    ■面部捕捉头戴设备

    在拍摄《阿凡达》时,卡梅隆的另一项创新是面部捕捉头戴设备。

    要知道,60%的《阿凡达》采用了表演捕捉的CG元素,面部捕捉头戴设备就是这60%的创造者。每一个需要进行表演捕捉的演员头上,都会安装一套这样的摄像装置,装置的核心是一个离演员面部只有几英寸距离的微缩高清摄像头,它能用广角镜头记录下演员面部最微妙的表情变化,比如脸部表情和眼球运动,再将95%的面部动作传送给电脑里的虚拟角色,使100%符合演员的真实面部活动。

    面部捕捉复位系统

    当《阿凡达》需要修改台词时,这套系统可以在一个已经完成的表演中,插入新的面部扫描和对话捕捉,轻松完成修改,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口形对不上之类的穿帮出现。

    特效之外

    写剧本=还原梦境

    1995年,卡梅隆写了一部82页的手稿,讲述一名瘫痪的士兵,在一个遥远星球上的虚拟征程。

    这个故事源自卡梅隆的梦。他说,很多人都会做稀奇古怪的梦,在梦里看到不同的世界,“我习惯醒来后把外星人、外太空的梦境画下来。所以写《阿凡达》这样的科幻剧本不是一件难事,我不过是在还原我的梦境。当我1995年开始着手写《阿凡达》的剧本时,家里积累的梦境图片已经抵得上一个图书馆。”

    在卡梅隆看来,《阿凡达》是一部爱情片,讲的是人要了解并理解其他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和《泰坦尼克》是相似的。在后者里,杰克教会露丝怎样生存,怎么生活,怎么成为自己。

    卡梅隆一贯大手大脚的作风给他带来了小麻烦:开拍前,他与20世纪福克斯公司签署协议,如果成本超过3亿美元,卡梅隆就要先让出自己的大部分分成,回收资金先分给福克斯和几家投资公司。也就是说,卡梅隆可能一分钱也捞不着。

    纳美语不是瞎掰

    来自南加州大学的教授保罗·弗洛莫是一位语言学专家,他被卡梅隆请来,负责创造纳美人的语言。


    在卡梅隆给出的包含30多个纳美语词汇的剧本雏形下,弗洛莫花了4年时间,摸索创造出了一套拥有语法规则和语言结构、可以使用而且完整的语言体系——纳美语。这套语系完全符合卡梅隆提出的要求:有韵律感、流畅、富有感染力。

    弗洛莫2005年8月开始工作,他编写出一部叫“如何说纳美语”的小册子,然后教演员们使用这门语言。

    弗洛莫还跟卡梅隆一道,为潘多拉星球上的所有动物、植物及地区命名,每个名字都有英文、拉丁文和纳美语3种。最后,这些被编写成一本350页厚的潘多拉百科全书。

    特效团队

    操控《阿凡达》的特效公司至少有10家,其中有3家最为引人注目:卡梅隆旗下的Reality Camera System、彼得·杰克逊麾下的维塔工作室以及《变形金刚》导演迈克尔·贝下属的Digital Domain。大嘴贝的公司名气虽小,但参与制作过《泰坦尼克》、《后天》、《加勒比海盗3》和《变形金刚》等影片。

    诞生过程

    ■1996年

    卡梅隆宣布,《泰坦尼克》后,他要拍一部全虚拟角色的电影,预计花费1亿美元。

    ■2005年

    卡梅隆透露要拍摄两部影片,一部是《战役天使》,一部代号880项目。

    ■2006年

    2月,卡梅隆承认,880项目将会推迟,这个项目正是他1995年开始设想的《阿凡达》。

    6月,卡梅隆号称要给《阿凡达》拍至少两部续集。

    8月,维塔工作室加盟《阿凡达》。

    9月,卡梅隆公司Reality Camera System加盟《阿凡达》。

    ■2007年

    1月,20世纪福克斯公布,《阿凡达》将以3D IMAX形式上映。

    ■2008年

    7月,《阿凡达》首次曝光概念图。

    12月,《阿凡达》曝光首张剧照。

    ■2009年

    6月,卡梅隆播放了《阿凡达》24分钟片花。

    8月13日,20世纪福克斯开始免费发放观看片花的门票。

    8月21日,全球“阿凡达日”,播放预告片的Apple.com在10分钟内被点击瘫痪。

    8月27日,北美部分院线开始预售首映场门票。

    12月10日,《阿凡达》在英国帝国电影院莱斯特广场举办全球首映礼。

    12月18日,《阿凡达》上映。12年前,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在同一天上映。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