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电影
孔子之争 板砖频发:一部《孔子》引发的口水大战
来源:外滩画报 李俊 2010-01-28 09:54:57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孔子》导演胡玫曾说:“为什么一百年来没有人拍孔子? 如果好拍,别人早拍了。”不好拍的《孔子》上映后,果然引来了各方争议。虽然历经两年25 稿的修改,剧本仍被专家挑出诸多低级错误,包括对《论语》的误读。而胡玫为追求故事的戏剧性,甚至不惜从三国故事里偷桥段,把孔子写成了诸葛亮。

 

  走进万裕影城的鲍鹏山,不曾想自己是来找碴的。

  “我本来期待挺高的。” 鲍鹏山是来看一场名叫《孔子》的电影。这位上海电视大学的中文系副教授,最近刚录完百家讲坛《孔子传》的节目。

  散场时,有记者请他谈观感,正好有些郁闷的鲍鹏山没怎么掩饰,便指出了印象最深的5 处常识性错误,比如孔子的儿子孔鲤,在影片中被写成了孔锂。此后几天,主流媒体纷纷刊登了“专家炮轰电影《孔子》”的新闻,使得几位编剧和导演胡玫,都很不客气地加入了这场火药味十足的论战。编剧之一何燕江甚至把驳文一段段贴在鲍鹏山的博客上,其中不乏人身攻击的偏激话语。

  1月22 日,由周润发、周迅主演的电影《孔子》在内地公映。导演胡玫和编剧陈汗曾放言:“等着大家来扔板砖。”不过,鲍鹏山砸出的第一块砖,没有引来玉,却引来了一场乌烟瘴气的混战。

  25 稿剧本仍有许多低级错误《孔子》共有三位编剧。剧本第一稿出自何燕江之手。他参加过《汉武大帝》、《乔家大院》的文学统筹和剧本改编;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导演胡玫的儿子。香港人陈汗最早是该片的顾问。在写完《赤壁》的剧本后,他被总策划人崔宝珠请来给《孔子》剧本把脉。不过,当时编剧并没按陈汗的观点修改,进度一度卡在那里。

  陈汗正式担任编剧后,完成了剧本的第2 稿至第10 稿,从孔子童年时母亲过世开始,到孔子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周润发看到的最初剧本,便是陈汗的版本。他拒绝出演,因为时间跨度太大,周润发饰演的中、老年孔子只有三分之一的戏份。加上过于娱乐化和欧式的台词,胡玫对该剧本也不满意。当年,周润发也拒绝了同样是陈汗编剧的《赤壁》,为此陈汗心里难受过:“大概发哥是嫌我写的剧本不够好。”

  紧接着,胡玫的老搭档、电视剧《汉武大帝》的编剧江奇涛出山。他从第10 稿写至第19 稿,仍然没能达到胡玫的要求。陈汗又被请回来,把剧本加工至第22 稿。此时该片已是为周润发量身定作,整个故事讲述51岁的孔子在鲁国做官到73 岁病逝的经历。修改至第23 稿,剧情结构总算站了起来。胡玫又邀请历史学家多次开会研讨,继续修改台词,直到第25 稿才真正定稿。

  然而,在研究孔子的内行人鲍鹏山看来,这本磨了两年的剧本仍犯了许多低级错误。“我不讨论艺术,就说常识性的错误。这些错误会让大众误读孔子,也是对孔子的侮辱!”鲍鹏山告诉本报记者。

  片中,孔子都是直呼弟子们的字,例如“子路”、“颜回”,这不符合当时传统,应该直接称其名;历史记载中的公山不钮,被更名为公山钮。而胡玫和陈汗则认为,这些常识他们都懂,但为了电影艺术有时必须做些改变,以便观众欣赏。让鲍鹏山最不能接受的是,电影里一些对白沿用了孔子的经典语录,或一知半解,或完全误解了孔子的思想。比如任泉扮演的颜回,跪在地上对着孔子说:“我曾经听老师讲过,一个人如果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吧。”

  “这句话和孔子的思想完全相悖,他根本不可能说出这种话,这是于丹说的话。如果他是一个能够让自己顺应潮流的人,就不会到处碰壁,终身郁郁不得志了。”鲍鹏山告诉记者,他非常赞同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对孔子的解读,认为于丹的《论语》在某种意义上把孔子庸俗化了。

  胡玫的优势在于铺排戏剧《孔子》基本就是周润发的独角戏。拍戏期间,他无论在宾馆还是片场,都习惯性跪着,去体会古人的状态。周润发的表演、奚仲文的服装、鲍德熹的摄影,都让这部影片质感及格,也掩盖了影片的其它不足。

  陈汗透露,香港人以前并不看好周润发演古装戏。他曾经演过一部《梦中人》,剧情类似张艺谋的《古今大战秦俑情》,从现代的音乐家,穿越到秦朝变成一个秦俑。“那个造型一出场,大家都开始笑。他长得实在太现代,没有一点古味!”陈汗说。直到李安的《卧虎藏龙》,周润发演出了儒雅,才在古装戏上站住了脚。

  但除了周润发的孔子之外,其他角色大多面目呆板、单调。跟着胡玫演过四部戏的演员张兴哲告诉记者,他对自己演的公山钮都不满意:“只有我的表演是最跳跃的,过于符号化,有些别扭。”作为影片的第一反派,张兴哲也是胡玫的爱将。他是第一个看到剧本、和剧组签约的演员。他也研究了相关书籍,认为公山钮作为恒公的家臣,应该有些头脑,而非影片中这么浅薄和粗鲁。但在胡玫的安排里,生、旦、净、末、丑都应各司其职:“这个戏是演孔子,不是你,所以要用不同的性格区分开。”

  “导演重点不在人物塑造,她更喜欢讲孔子如何从政、和政客的争斗到最后失败。这是她擅长的地方,也是她认为观众会追着看的东西。”陈汗解释道。但影片上映后,有媒体质疑,胡玫把孔子拍成了一名军事家和政治家,而非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胡玫也有自己的苦衷:“思想家应该怎么拍?我不知道该怎么拍。拍一个人的思想? ”于是,《孔子》的故事多了些戏剧性,视觉上也增加了大场面。

  陈汗向记者表示,胡玫最大的优势在于,她特别有戏剧感,会把平淡的故事进行戏剧化的场面铺排。“夹谷之会”,在原来的剧本里只是简单的几行字,但胡玫找到陈汗,“我们可不可以大做文章?”最后,“夹谷之会”变成了齐鲁的一次政治、军事的大交锋,还带入了孔子和齐国贵族的矛盾冲突—先要去求兵,求而不得,只能谋略。整场戏既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又有电脑特技的大场面。

  但这个变相的“空城计”,观众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诸葛亮吗?”陈汗透露,在请专家来讨论剧本时,便有人提出这明显是从三国故事里偷来的桥段,把孔子写成了诸葛亮。

  拍摄时,胡玫也曾一度打算放弃,她还专门让人把陈汗叫到片场,重新改写夹谷之会的戏。“我预料到这个桥段会有问题,它和历史记载出入太大。记得当时我提供了另外一个版本,是比较符合孔子的做事方式。用兵不是他的擅长,用礼才对。”陈汗说道。但最终胡玫还是选择了更有戏剧冲突的那场戏。

  “电影完全可以在模糊地带大做文章,不用在大家都知道的地带犯错误。”鲍鹏山认为,“比如‘子见南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对于这场戏,鲍鹏山倒是赞同电影的艺术处理手法,“它基本符合孔子的状态”。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