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竣工。这是竣工仪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任珑摄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顺利竣工,标志着中国馆完成工程建设,进入全面装修布展和运营准备阶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俞正声出席竣工仪式并宣布工程竣工。
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说:“作为中国馆设计者,我认同它宣示了中国精神。一百年中国被人欺负的日子结束了,庄严、繁丽的斗拱造型,给中国人以上升与自豪的感受。”
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么一个中国元素强烈的建筑并不多见,许多老外对中国馆赞叹不已,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崇敬之感。
预算15亿
东方之冠展示鼎盛中华
中国馆位于浦东国展路、博成路、云台路及南环路围合的地块内,建筑用地面积7.13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预算15亿元。其中国家馆高69米,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
从2007年12月18日开工建设以来,在世博集团、特别是世博局以及各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建设者攻克了设计和施工方面的诸多挑战,克服了包括工期紧张在内的一系列困难,最终按期完成了中国馆工程的建设任务。
历届世博会的国家馆其实都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也是主办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中国馆在设计和建设上可以说是处处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充分融合了中国的元素。中国国家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元素之一,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交汇处的核心地段,其设计理念和整体构思是“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复活历史
圆明园“九洲清晏”重现
随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8日竣工,“九洲清晏”景观得以重现中国。
“新九洲清晏”高出地面14米,面积约2.7万平方米,在世博会会期里主要用于人流集散,在世博会后为公共休闲场所。而其所展现的悠久文化和丰富景观,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九洲清晏”以屋顶平台开阔的中心广场寓意内湖水面,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