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
3站穿越中国城市千年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中国馆部部长钱之广告诉记者,“中国馆展示设计团队集聚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人才,团队来自各地,其中包括来自台湾的设计师。”
中国馆共有三层展区,从上到下分别为49米层核心展区《东方足迹》,41米层体验展区《寻觅之旅》,以及33米层功能展区《低碳未来》。
2010年5月1日世博会开幕后,如果你进入中国国家馆,乘电梯直达上层核心展区,非常规设计的“影院”将先声夺人。8分钟的影片将以一种诗化方式,展现中国当代城市化的进程。
走出“影院”,你俨然走在了宋朝最大城市汴京熙攘的街道上。5米多长的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被放大至128米“铺”满整面墙壁,画中人物还会以鲜活的动感方式呈现于眼前。这部电影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影院放映,除使用前、左、右三面银幕,还增加了穹幕,以给观众更多的视觉感受。
在展览的第二站,41米层的体验展区《寻觅之旅》,观众将乘上轨道游览车,进入一片梦境天地,穿越千年城市营建轨迹,对话古今,解读中华智慧传承底蕴。33米层展区《低碳未来》,将聚焦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理念,通过一场低碳的体验,展现中国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认知和努力,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凸显中国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
展望
有望成上海标志性建筑
2005年11月,上海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英国伦敦发现了一幅近七米长的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的全景画。画面上一块小小的匾额标示着“CHI-NA”字样,匾额下是“水晶宫”内中国展室的简陋情景。由于中国官方没有参与这届博览会,英商便越俎代庖,简单设置了“中国展区”。
1982年5月1日,2000平方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馆在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上亮相,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世博会筹备之初,美方提出由美国设计师为中国馆进行整体设计,中国方面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动手。
一位多年研究世博会的设计师对记者说,历届世博会中国馆的形式都不太能令人满意,多是一个传统的东西放在那里,缺乏创新。
“今天的中国馆的斗拱造型,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现代体现。”钱之广说,“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么一个中国元素强烈的建筑并不多见,许多老外对中国馆赞叹不已,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崇敬之感。”
中国馆能否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何镜堂说,这要由实践和时间来考验,要由全国人民来考验。
《瞭望》新闻周刊
世界聚焦
CNN:中国馆是“最漂亮的结构”
中国馆的建筑图自一公布就引起了外媒的关注。美国CNN说,中国馆是“最漂亮的结构”。法国媒体评论说,中国的世博会将是第一个环保的绿色世博会,中国馆内的一切设计也很接近这个原则。中国馆馆顶的太阳能电池板为节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外媒还评价说中国馆会成为一道“永远的新地平线”。并且中国馆将给人“有吸引力、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感受,“中国馆”其实就是一个缩小的社会。
另有外媒报道说,中国馆将会是参观人数最多的馆,毫无疑问是世博会上的“第一名”。有外国建筑师评价说,世博会上中国的建筑较中国以往的建筑在结构和材料的使用上有了很大的飞跃,这是一种象征,一种进步。(法制晚报)
综合资讯
世博会中国馆竣工:圆明园活了"清明上河图"活了
| 相关文章>>更多
“中国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华艺术、国家大师珍品系列会展——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展 世博历史的艺术之争 库尔贝:叫板世博的艺术家 珠光宝气"惊艳"世博 千万钻饰照亮比利时欧盟馆 世博、"国宝"同步珍藏 大熊猫金银条惹人眼 五大洲的风情+浓郁中国元素:世博舞台 全球献艺 博物馆日看世博国宝 法国七国宝如何飞进世博? 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宁波举行 上海世博会万国印谱艺术展今在沪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