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卖场拍卖会是“练兵”良机
书画行家郑于民赞成“大卖场拍卖会”的实施,他认为书画收藏爱好者要求上进,一定要到市场中去操练一番,但是参加普通的拍卖会成本太高,容易有去没回,因此,如果市场上有一些类似“大卖场”的拍卖会,可以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
比如拍卖行收集各种档次相对较低的书画,包括旧仿品或者画家较为一般的作品,进行无底价拍卖,这样买家可以各凭眼光去定价和竞争。另外,他认为,这也让一些已经“晋级”的收藏者可以在这样的小拍中把以前买下的档次较低的书画脱手。
当然,拍卖行要在其中起到把第一个关的作用,否则容易使全假充斥整场。如果拍卖行没办法把好第一个关,或者全部以假当真,就可能令新手们一开始误以为拍卖行拍卖的都是真品,而没有抱着凭个人眼光淘宝的心态进入市场了。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实施这种大卖场式小拍可能性很小,主要是有的拍卖行可能担心小拍的档次较低,可能会影响拍卖行在行内的形象,或者拉低大拍的档次。
有拍卖行人士表示,在广州,广州嘉德、广州艺拍每年都有几次小拍,比如广州嘉德从去年开始由独立的专人开办“嘉德四季”,一年进行4次小拍,而广州艺拍也有常规的两场小拍,虽然与大拍档次拉开,但是已经形成品牌,算不上大卖场式小拍。
收藏行家陈俊明认为,从较不为人所重视的小名头作品中寻找好东西的想法是对的,但是经营大卖场式小拍的难度很大。他透露,无底价拍品普遍以几百元上千元成交,成交一张1000元的画,佣金也不过100元左右,没有什么利润可言。
小拍难赢利大拍才赚钱
一般一场小拍卖会的利润为20多万元,难以支撑一场拍卖会的成本,光是印刷一本拍卖图录就至少需要16万元,还没有包括场租、印刷费用、人工等。
实际上,大多数拍卖行都希望经营高端拍品,第一是成交价越高、佣金越高,第二是可提高客户层次和拍卖行定位。很多行家都知道,大部分拍卖行真正能够赢利的是每年的两场大拍,小拍的目的除了活跃市场外,重要的是联络客户。如果要在小拍中赚钱,除非都是假画。但这种做法伤害了市场和拍卖行,不是明智之举。
市场人士建议,虽然大卖场式拍卖会实施难度大,但是小拍依然是“练兵”的好机会,要好好把握,提高自己。不过,即使到小拍中,新手们也要谨慎对待,不要因为成本较低而放松警惕。
小拍秘笈:谨防印刷品冒充的假画
以画为本,不要带感情色彩看画:不要以为一眼认定是对的,就一定是对的;也不要因为拍品的价格符合市场行情,就认为是真品无疑。
不要过分自信,行内有几个不看画的情况:晚上不看画、喝酒后不看画、状态不好不看画、光线效果差不看画。要懂虚心请教。比如曾有一个买家以1亿元入市,因为过于骄傲,因此无人敢提醒他。在他破产后将藏品在拍卖市场上以专场形式拍出,结果总成交额仅为几百万元。如果全是真品,其成交价可能在10亿元以上。
多查书,了解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的情况。
注意印刷品冒充的假画。郑于民发现在个别拍卖会出现了在宣纸上印刷的高仿品,行家如果不仔细查看,在距离画半米时都无法辨认真假,因此建议新手们要使用放大镜看画。因为印刷的效果就如同作品的背面,平面并且不显示墨的浓淡效果;另外,宣纸有纹路,墨在上面会清楚显示纹路,而印刷品则毫无纹路可言。
对于拍卖会上的同一上款拍品要谨慎对待。最好先判断所有的画是否同一上款,然后选择其中自己看得懂的作品来印证是否作者真迹,基本可以判断该批货的真假。
如果整批拍品是同一个人所仿,不同作品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