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专馆资讯
"免费"非"万能钥匙" 青少年依旧冷落博物馆
来源:新华日报 田梅 王宏伟 2010-02-26 09:21:04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两年前,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一时间人潮涌动,一些高端场馆甚至创下过日参观1万多人次的纪录。如今,免费场馆的人流已基本稳定,客流量普遍增加了2倍以上。

    被誉为城市精神家园的博物馆、纪念馆不再是“寂寞深闺无人去”,就在社会为政府文化惠民工程叫好的同时,一些人士也冷静地看到,在激增的游客人数中,却少了一些青少年观众的身影,而他们,本该是这一文化公益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寒假激活文化消费

    博物馆仍不温不火

    据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王兴平介绍,目前南京登记注册的博物馆有55家,除瞻园、总统府等属古代遗址外,基本实现了免费开放。其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梅园新村纪念馆、云锦博物馆、静海寺、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城建展览馆等最为知名。很多场馆每年接待的观众数量很大,但在新增的游客中,70%—80%是外地游客,本地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增幅有限。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记者在南京博物院、南京云锦研究所等多所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调查时发现,去参观的中小学生人数并未因放假的原因激增,基本与平时周末的人数持平。上周六,记者采访时走遍梅园新村纪念馆都没有看到带孩子前去参观的家长,显得比较冷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青少年来参观是阶段性的,一般集中在开学初,由中小学校组织前来。寒假里,人数也不是太多,有时一天才有七八位父母带着孩子前来参观。而据南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该院去年参观人次突破50万,但青少年参观人数并未产生很大变化。他分析说,这一群体受门票价格杠杆的影响不会太大,更多的在于家庭和社会的引导。家长认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事,都不会吝啬花钱并抽空陪孩子来;如果本身就对博物馆不感兴趣,免费也吸引不来家庭游客。

    与博物馆形成对比的是,寒假里各类针对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场所都是人满为患:在南京各大影城,《喜羊羊与灰太狼》吸引了大批中小学生;打着“全球第一大动漫化场景式职业体验城”口号的东方娃娃动漫大世界里,“考古洞穴”等成了最受孩子喜爱的体验类节目。家长们表示,平时孩子学习紧张,就利用假期多参与一些休闲主题的文娱活动。说到博物馆,一位带孩子看《喜羊羊》的母亲面露难色:“孩子不会主动提,我们大人也没什么兴趣,总觉得博物馆很枯燥,没有娱乐性。”

    “第二课堂”何以闲置

    观众专家把脉挑刺

    博物馆是提高国民素质的“第二课堂”,如今,“免费”不再是开启青少年进入博物馆大门的“万能钥匙”,就连课业压力减轻、时间相对富裕的寒假,博物馆也不能吸引青少年,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带女儿在南博参观“2010·盛世虎”春节特展的中学教师徐先生说:“家长首先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兴趣。我常带孩子逛博物馆,但总体上像这种既有节日气氛,又通俗易懂的展览并不多。展陈方式也比较落后,往往是文物旁边放一个标牌,牌子上只有文物的名称和年代。这样的展览,器物是冰冷的,没有感情的,观众看在眼里却不会有心灵上的震动。拿我来说,我很想知道文物背后发生过哪些故事,或是考古发掘的经过等。如果展厅里能有一些志愿者,给我们作些更通俗的讲解就更好了。”颜先生一家是特意从淮安赶来走访南京古迹的,他上初二的儿子告诉记者:“我希望有一些可以触摸和互动的东西,例如刚刚看的商朝盔甲、战国兵器,如果有仿制品能让我摸一摸甚至能试一下就好了。”

    南京正大旅游公司总经理夏宏伟是位博物馆爱好者和收藏发烧友。他认为,现在很多展览,是给占社会1%的专家学者看的,他不会带上小学的女儿去参观,因为她不可能理解。曾受邀参加南博展览策划会的他,觉得博物馆应放下身段、换个视角,吸纳旅游、教育界等相关人士参与布展讨论,让99%的外行看懂才是硬道理。

    王兴平处长也表示,博物馆对小观众缺乏吸引力,最主要的原因是展览不够精彩,更新速度过慢。有的博物馆一年只有一两个展览,不可能让观众保持长期关注。有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开学时或特定纪念日比较热闹,但是这种潮汐式的人流并不是理想的博物馆参观模式,拥挤和喧闹反而让人很难静下心来细细体味。其次是部分博物馆硬件设施仍较落后,展览形式太传统,不能适应新生代人群的需求。同时,现在各地博物馆事业还处于基础建设阶段,博物馆也面临资金的困难。拿南京市来说,每年投入都有几亿元,但是主要用于划拨土地、建新馆和场馆装潢上,却没有展览的专项经费。而好的展览不仅要有好文物,还要高雅和现代的布展,要有展板说明、声光电效果以至FLASH和动漫演示,动辄十万元以上。缺乏资金的支撑,也是免费开放效果没有最大化的原因之一。

    让孩子亲近博物馆

    为国民素质加分

    令人欣慰的是,博物馆资源的“闲置”已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并在积极寻求化解的路径。

    作为城市的公共文化资源,博物馆理应研究公众心理和审美诉求,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在没有门票利益驱动的前提下,博物馆也应更好、更经常地扮靓“客厅”,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精神文化价值。王兴平建议,政府应设立展览的专项基金,国有、民营的博物馆,都可以拿创意来竞标,从而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优秀的展览上。

    据介绍,英国的公立博物馆大多免费开放,常可看到老师带着学生置身其中,或参观,或临摹,触摸或动手仿制文物。每年以班组为单位参观大英博物馆的幼儿园儿童和中小学生有近20万人次。博物馆每年会举办针对15岁以下青少年观众的“博物馆之夜”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获得与众不同的博物馆体验。互动项目的设计并不追求高成本、高投入,比如在自然史展览的展厅入口放置一些印有昆虫、化石轮廓的卡片,参观者可以在展厅内寻找与之匹配的图形,将其贴在卡片上,一幅精美的“作品”就诞生了。不仅孩子,很多成年人也很喜欢这种寻宝式的参观方式。在银行工作的俞女士建议,90后、00后孩子是网络一代,博物馆也该学习网络生存,组建博物馆QQ群、网上论坛,并在志愿者和义工的参与下,与小观众们形成多层面的平等互动。

    南京市博物院社会服务部主任李竹不久前提议,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除了在中小学教材编写中增加我省历史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而且应将博物馆教育纳入中小学德育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她举例说,可以每学期安排半天的固定课时让学生参观博物馆,培养他们参观博物馆的习惯。她透露,南博将出版一套针对青少年的文物知识宣传系列丛书,并开辟以陶器、瓷器等为主题的趣味活动体验室,吸引孩子们走进南博。

    “我省的博物馆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培养下一代国民素质的最佳课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中学生处侯健主任认为,博物馆的很多馆藏,给予公众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归属感,需要观众静下心来专心品味。这尤其需要学生、家长、老师摒弃焦虑、功利的心理状态,让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多参观几次博物馆,也许不能直接给学生的高考试卷加几分,但从长远来看,可以给整个民族加分。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