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电影
《锦衣卫》票房破1.25亿 是什么让我们念念不忘
选自:文汇报 邵岭 2010-03-01 10:34:5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锦衣卫》资料图片

    虽然被潘多拉星球撞了一下腰,《锦衣卫》的江湖地位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不仅凭借主场优势,上映三周全国票房即破1.25亿元,在华语军团的乱战中拔得头筹;更在柏林电影节上向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售出了海外版权,获得华语片同期海外销售的最好成绩。

    没有3D特效的石破天惊,没有还原圣人的勃勃野心,从名字到题材都不算新鲜的《锦衣卫》,凭借什么突出重围、笑傲江湖?

    平心而论,《锦衣卫》的剧情很老套:青龙被宦官陷害而亡命天涯,他要证明自己的清白,更要救国于危难之中。这样一个孤胆英雄力挽狂澜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而在人物塑造上,青龙也没有因为“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而与其他武艺高强的江湖侠客有什么区别。

    表面上说的是明朝那些事儿,骨子里还是江湖那些事儿。在批评者看来,导演李仁港没有摆脱香港人拿捏历史题材的通病:《锦衣卫》里的历史,是被绑架和架空的历史。但对于很多对武侠电影情根深种的人来说,要的就是那万变不离其宗的江湖,这是他们魂牵梦萦难以忘怀的伊甸园。

    而《锦衣卫》,正是一次回归。它沿袭了经典港产武侠片的传统,甚至让人想起18年前的《新龙门客栈》。

    这是让银幕每一处缝隙都扬起人间烟火的传统。所谓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从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小说中汲取了深厚养分的香港新武侠电影,也因为浓郁的烟火气而回归了武侠片的本质。然而近十年来,无论是大陆还是香港的武侠片,都迷失在了对宏大场景和精美道具的追求上,独独少了尘世间的烟熏火燎。

    但《锦衣卫》不同。有网友评价它“大概是十年来街市拍得最多的武侠片了”:“镖局、客栈、澡堂、酒馆,喝水的皮囊、衣上的补丁、边框很旧但正面敞亮的铜镜、浑身上下挂满风霜的车马”。所有这些都张扬着浓郁的人情味儿,也就有了江湖的勃勃生气。

    这也是用简单的善恶二元论支撑起影片价值观的传统。纵观香港武侠电影,无论风格是写实、写意还是漫画,一以贯之的都是善恶有报的快意恩仇;无论主角是民族英雄、江湖豪杰还是绿林好汉,几无例外都是忠肝义胆、侠骨柔肠。对于港产武侠片来说,“好人”、“坏人”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二者泾渭分明,绝不会让观众看完之后产生“这个反派不太恶”的困惑。

    就像《锦衣卫》里的青龙,这个角色没有因为出身锦衣卫而带上一丝邪恶之气,编导甚至懒得让他在正义本性和阴暗任务之间挣扎纠结,只用了一句“锦衣卫做事,从来不问因由,只问时间、地点、何人”的台词就算交代了。你可以说这样太天真,但看电影不就是为了一种穿越么——穿越复杂的当下,抵达单纯的世界,哪怕那世界从来都只在心里存在,也让人感到痛快。

    这还是偏好格言式台词和象征性画面的传统,比如乔花一脸期待地说“有希望总是幸福的”,又比如片尾青龙在落日下策马而来。这样的桥段让人想起《倩女幽魂之人间道》的最后一幕:燕赤霞对宁采臣说“谁说人间没有希望”之后,两人策马奔向彩虹。有网友说“那是港片中最温馨的结局之一,因为那里面充满了鼓励我们面对未来的勇气和信心”。

    “想起那些坐在录像厅里看港产武侠片的时光”——有人如此形容看《锦衣卫》时的感受。纵然时光流逝,甄子丹从《新龙门客栈》里的东厂头目曹少钦修炼成了《锦衣卫》里舍身取义的青龙,但我们念念不忘的,始终是那些飘荡在人世间的尘埃和那些刀光剑影里的侠义情怀。而我们一次次走进电影院,所有的期待就是能和它们不期而遇。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