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藏品中也可以看到,雷锋精神并没有被大家忘却,因为在这40多年里,几乎每年都有关于雷锋的印刷品问世,从宣传画、小人书、电话磁卡、扑克,到印有雷锋头像的文化衫、背包等等,可谓“雷锋精神无处不在”。康树森讲,收藏关于雷锋的藏品不是为了增值保值,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收藏”,是为了把雷锋的精神传承下去,雷锋的每一件藏品在他那里都被视为珍宝,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再多丰富一些关于雷锋的藏品,在毛主席为雷锋题词50周年时,办一个公益的雷锋专题展览,和大家共享雷锋精神。
相关链接
全国的“雷锋收藏迷”
在全国各地,都有着“雷锋收藏迷”,他们用自己的藏品,在不同的地方展示着对“雷锋精神”的热爱。
北京 董兴喜
作为一名电影道具工作者,董兴喜真正从事雷锋专题收藏是在1989年。那一年,八一厂拍摄了纪录片《雷锋是谁》,雷锋班的历任班长被邀请来京,董兴喜借此机会请《雷锋是谁》的7位编创人员和16位雷锋班班长在一枚纪念封上签名留念,这枚珍贵的签名封像一把金钥匙,从此打开了他“红色收藏”的宝库之门。 董兴喜把自己的全部收藏分门别类,一共有30大类分别编号注册,总数量7000多件。而他最为珍惜的,则是两份《弓长岭报》,其上分别刊登了雷锋的故事以及他投稿决心参军的《我决心应召》的文章,这两篇都是雷锋生前刊登的。
多年来,他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些藏品宣传、歌颂雷锋。
唐山 段思序
唐山市开滦赵各庄矿业公司员工段思序不仅是位“雷锋收藏迷”,还多次举办“雷锋个人展”,并自制数百张“雷锋卡片”,送给周围做好事的人。多年来,他分门别类收集了大量关于雷锋的物品,已经到了着迷的程度,只可惜地震时遗失了一大部分宝贵资料。
辽宁 李俊
年近7旬的李俊,是辽宁鞍钢的一名退休干部,作为与雷锋同时代的军人,他几十年来收藏了近30多类1200余件关于雷锋的文献资料与各类宣传品,在自己的母校湖北省兴山县南阳镇中心小学捐助成立“雷锋专题收藏展览馆”,并将部分收藏品无偿捐赠给母校,有雷锋图片200余幅,各种资料20余种近600余件。翔实的文字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生动全面地再现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南京 赵明才
雷锋生前的战友、原南京市溧水县人武部政委赵明才所收有关雷锋的书画资料堪称全国之最,达1400多幅,曾在杭州首展,并拒绝当地收藏家的高价收购,表示将捐给家乡。
1960年,在沈阳军区的一次工作会议上,赵明才与雷锋同台作报告,会后同住一个房间,因而与雷锋成为亲密战友。上世纪80年代退休后,赵明才把关心下一代事业与传播雷锋精神结合起来,经常宣讲雷锋,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称号。
杭州 李克孝
杭州,在城西一家酒店一间10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有一尊雷锋铜像,铜像上方高悬的镜框里,是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这是80岁老人李克孝倾半生精力办起的社区雷锋纪念馆。从学雷锋活动兴起的1963年开始,学习雷锋,追寻雷锋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几十年来,他收藏关于雷锋的纪念品多达数千件,其中有一件画有雷锋像的瓷盘是件孤品,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