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
中国甘肃敦煌一带的石窟总称。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等。有时也专指莫高窟。莫高窟在今甘肃省敦煌市中心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 ,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 366 ),历经北凉、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相继凿建,到唐时已有1000余窟龛,经历代坍塌毁损,现存洞窟492个。保存着历代彩塑2400多尊,壁画4.5万余平方米,唐宋木构窟檐5座。洞窟最大者高 40 余米、30 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过几十厘米。窟外原有殿宇,有木构走廊与栈道相连。壁画有佛像和佛经故事、佛教史迹、神话等题材,构图精美,栩栩如生。造像均为泥制彩塑,分为单身像和群像。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最大者高33米,最小者仅 0.1 米。壁画除佛教题材外还绘有出资建造石窟的供养人像和耕作、狩猎 、捕鱼 、婚丧 、歌舞 、杂技 、旅行等生产、生活情景。1900年发现藏经洞,出土了大批古代写本和其他文物(见敦煌文书)。西千佛洞位于今敦煌市西35千米南湖店附近党河北岸断崖上。始建年代晚于莫高窟,现存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的洞窟20个,窟形、壁画同于莫高窟,塑像多为后世重修。榆林窟位于安西县城西南70千米的踏实河两岸。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清代的洞窟41个。东千佛洞位于今安西县城东南约70千米桥子乡的山谷中,约始建于西夏之前,今存有西夏、元、清等朝代的洞窟23个,塑像有说法像、思惟像、高僧像等,壁画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与榆林窟同时代壁画相同。五个庙石窟位于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南20千米党河上游的峡谷中,始建于北朝晚期,今存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洞窟 4 个,无塑像遗存,壁画多经变和密宗佛像。毁坏严重。敦煌石窟始自十六国,至清代1000余年中不断修建,其塑像、壁画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历代佛教艺术的发展,形成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敦煌石窟艺术体系。其中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泛指存在于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著名的敦煌壁画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等著名的壁画故事。
敦煌遗书的内容和价值
敦煌遗书包括5-11世纪六七百年的古代文献。其中有纪年者近千件,大部分汉文写本写于中唐至宋初。汉文遗书除了佛典和其他宗教文献外,为医药天文,诗词俗讲等。宗教文献以佛经目录为主,其中大多有传世本,也有一些未曾传世的佛教文献。大量的官私档案文书,是研究中古历史,社会生活,寺院经济等的第一手资料。使人们对唐代法令及其在古代现实生活的运用,获得了全新的认识。大批户籍资料,使人们对中古时代的社会的阶级关系认识的更加深刻。寺院文书反映着寺院的生产和生活。各种社约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古社会的民间社团及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