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福建省风光福建省(简称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划定的一个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东西最宽约为480公里,南北最长约为530公里,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福建省行政区划中亦包含马祖列岛(连江县)、金门群岛(金门县)及乌丘屿(属莆田县,金门县代管)。
福建简称闽。闽字最早出现于周朝,闽与八闽,都是福建省名的简称和别称。“闽”是最原始的名称。《山海经·海内南经》说:“闽在海中”,这说明福建在远古时代,还是属于海浸之区。闽为蛮之别种,则是当时居住在福建的七个部落的总称。八闽,则是从北宋开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了加强边防武装力量,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军事长官职称),它和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福建”名称。
另一得到公认的说法是:古闽人以蛇为图腾崇拜,常将蛇奉于家里,闽字门是声旁,里面这个虫字是念做huǐ(虺)”,是蛇的意思。蛇在古闽人中是他们的图腾。故上报朝廷地名时,就造出了“闽”字,即,“门”:家内;“虫”:蛇;“闽”:把蛇供养在家里的意思。而近年来,在厦门一带则把“虫”译为龙,在厦门岛内的白鹭州公园里还有“闽”字的大型石雕,其中就把“虫”译为“龙”。
福建地处东海之滨,属于中国华东地区。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1088万人。其中,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这三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最多。福建与台湾源远流长,关系最为密切,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唐上元元年设福建节度使,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因五州的前二州得名。明置福建省。唐开元21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南宋设有1府5州2军,故又称“八闽”。
关于八闽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另一种是《辞源》的说法: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 、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建、延、邵、汀,为上四府;福、兴、漳、泉,为下四府。共八府,号称“八闽”。
福建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伊斯兰教等重要文化发源地和商贸集散地,福州、厦门曾被辟为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泉州曾是古代世界第一大港口。闽江口的马尾港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和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
【世界之最】
福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的世界之最、中国之最的项目非常多。举例如下:
我国最早出现烧制瓷器的阶级窑 ——福建泉州市德化县在分室龙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阶级窑。
世界当前现存单拱跨径最长的贯木拱廊桥——福建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鸾峰桥
中国最长的海港大石桥 ——福建泉州的安平桥
年代最早的天妃宫—— 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
中国唯一的一座海事博物馆—— 福建泉州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全国仅存的摩尼教(明教)遗址 ——福建泉州市晋江罗山华表山草庵摩尼教寺,建于元朝。
最古老的桑树 ——福建泉州开元寺内的千年古桑,树龄1300多年。
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 ——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的老君造像,建于宋朝。
我国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圣迹 ——福建泉州丰泽区灵山伊斯兰教圣墓,建于唐朝。
我国最早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 ——福建泉州鲤城区涂门街清净寺,建于宋朝。
我国现存最多的祈风石刻 ——福建泉州市南安丰州九曰山祈风石刻群,建于宋朝。
我国现存最早的海港大石桥 ——福建泉州市惠安县洛阳的洛阳桥,建于宋朝。
我国现存最高石塔—— 福建泉州市鲤城区开元寺的镇国塔,高48.24米,建于宋朝。
现存最早保护最好的三世佛石雕像—— 泉州清源山碧霄岩喇嘛教三世佛造像,建于元朝。
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花岗岩滨海石城 ——泉州市惠安县崇武古城,建于明朝。
全世界讲闽南话人口最多的城市——泉州市(闽南地区闽南语的最早发源地,人口基数福建最大,台湾49%祖籍泉州)
全世界离海岸线最近的高架——厦门环岛路
全国最长的公路隧道 。
全国移动信号最好的省份。
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不包含台湾省
【行政区划】
截止2009年底,福建省内辖9个地级市,85个县级(45县、14市、26区)。
福州市 :5区、2市、6县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马尾区 晋安区 福清市 长乐市 闽侯县 连江县 罗源县 闽清县 永泰县 平潭县
泉州市:4区、3市、5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厦门市:6区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漳州市 :2区、1市、8县
芗城区 龙文区 云霄县 漳浦县 诏安县 长泰县 东山县 南靖县 平和县 华安县 龙海市
宁德市 :2区、2市、6县
蕉城区 东侨区 霞浦县 古田县 屏南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福安市 福鼎市
莆田市 :4区、1县
城厢区 涵江区 荔城区 秀屿区 仙游县
龙岩市 :1区、1市、5县
新罗区 长汀县 永定县 上杭县 武平县 连城县 漳平市
三明市 :2区、1市、9县
梅列区 三元区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大田县 尤溪县 沙县 将乐县 泰宁县 建宁县
永安市
南平市 :1区、4市、5县
延平区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建阳市
说明:福建省的金门县、马祖列岛、乌丘屿等目前由台湾当局管制,并且分别设立所谓的“福建省”,行政建制上分别为金门县、“连江县”、“乌丘乡”(由金门县代管)。
福建省内各地电话区号及邮编(9地市按区号排列)
地名—邮编
①福州市 ( 区号:0591, 邮编:350000 )
5区:鼓楼区350000;晋安区350000;仓山区350000;台江区350000;马尾区350000
2市:福清市350300;长乐市350200
6县:闽侯县350100;连江县350500;罗源县350600
永泰县350700;闽清县350800;平潭县350400
②厦门市 ( 区号:0592, 邮编:361000 )
6区:湖里区361000;思明区361000;集美区361000
海沧区361000;同安区361100;翔安区361100
③宁德市 ( 区号:0593, 邮编:352000)
1区:蕉城区352000
2市:福安市355000 ;福鼎市355200
6县:霞浦县355100;古田县352200;屏南县352300
寿宁县355500;周宁县355400;柘荣县355300
④莆田市 ( 区号:0594, 邮编:351100)
4区:城厢区351100 ;涵江区351111; 荔城区351144 ;秀屿区351146
1县:仙游县351200
⑤泉州市 ( 区号:0595, 邮编:362000)
4区:鲤城区362000;丰泽区362000;洛江区362000 ;泉港区362100
3市:晋江市362200;石狮市362700;南安市362300
5县:惠安县362100;安溪县362400;永春县362600;德化县362500;金门县362000
⑥漳州市( 区号:0596, 邮编:363000)
2区:芗城区363000;龙文区363000
1市:龙海市363100
8县:东山县363400;漳浦县363200;诏安县363500;长泰县363900
南靖县363600;平和县363700; 华安县363800;云霄县363300
⑦龙岩市( 区号:0597, 邮编:364000)
1区:新罗区364000
1市:漳平市364400
5县:长汀县366300; 永定县364100;上杭县364200;武平县364300;连城县366200
⑧三明市( 区号:0598, 邮编:365000)
2区:梅列区365000;三元区365001
1市:永安市366000
9县:沙 县365500;将乐县353300;泰宁县354400
明溪县365200;清流县365300;宁化县365400
尤溪县365100;大田县366100;建宁县354500
⑨南平市( 区号:0599, 邮编:353000)
1区:延平区 353000
4市:邵武市354000;武夷山市354300;建瓯市353100;建阳市354200
5县:顺昌县353200 ;浦城县353400; 光泽县354100; 松溪县353500 ;政和县353600
⊙ 旅游资源
全省人文荟萃,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一大批影响日益扩大的旅游品牌,包括山与水完美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素有海上花园、音乐岛美誉的鼓浪屿,情系海峡西岸、凝聚世界华人的湄州妈祖朝圣文化,多元文化相互融合、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的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土楼,著名的革命圣地上杭古田会址,福建古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摇篮昙石山文化遗址,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宁德白水洋奇观,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漳州火山公园等旅游品牌和一大批风景名胜区。全国第五大岛平潭县,岛上海岸蜿蜒曲折,岸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沙质细白,海水湛蓝,独具特色的自然风貌。福建又是著名的老区、苏区,闽西、闽东等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当年中央苏区有10个县在福建,老区分布在62个县(市)。
[编辑本段]【植被类型】
福建地处泛北极植物区的边缘地带,是泛北极植物区向古热带植物区的过渡地带。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以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区系成分较复杂。全省植物种类有4500种以上。据近年陆续进行的调查统计,全省木本植物共有1943种(含变种153种),分属142科、543属,约占全国木本植物种的39%,科的81%,属的55%。木本植物中,裸子植物有9科、31属、61种和2变种。以我国特有的马尾松为主,海拔1000米以上出现黄山松。杉木广布全省,还有柳杉、福建柏、油杉等,是构成常绿针叶林的主要成分。被子植物以壳斗科和樟科种类最多,其中许多种类是省内森林植被的建群种、优势种或主要树种。金缕梅科、山茶科、茜草科、木兰科、蝶形花科、苏木科、含羞草科、桑科、大戟科、紫金牛科、山矾科、五加科、蔷薇科、桃金娘科、芸香科、野牡丹科、杜英科、安息香科、山龙眼科、夹竹桃科、石楠科等与森林植被的组成关系较为密切。壳斗科在福建有6属、60种;樟科有12属、66种、9变种和1变型;木兰科有9属、35种;金缕梅科有11属、20种、6变种;桑科有8属、40种;蝶形花科、苏木科和含羞草科也有一定的种类。
⊙ 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
1、季风常绿阔叶林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块状星散分布于海拔400~500米以上至1200米以下的深山大岭,其上层乔木以壳斗科树种为主;主要优势种有罗浮栲、米槠、栲树、甜槠、钩栗、黧蒴栲、红钩栲、闽粤蚊母树,并散生有青刚栎、细柄蕈树、猴欢喜、黄杞、黄樟、樟树及少量落叶树种的枫香、山乌桕、赤杨叶等。在林缘或阳坡处多为木荷、桃叶古楠、杨梅或马尾松等多树种混生。中下层乔木不多,常见的有香叶树、红皮树、广东厚皮香、石楠以及上层乔木幼树。
3、天然次生植被
面积小,林相极不整齐。多分布于荒山荒地上,呈现不同阶段的演替系列,常见灌木草丛中散生着马尾松与枫香、木荷等组成的针阔混交林以及马尾松林等,局部地区有杉木林、竹林。
4、海岸植被
有三种类型,在海滩港湾有秋茄、木榄、桐花树、白骨壤、老鼠勒、海漆等组成的红树林,由于人为砍伐,多呈矮灌状间分布;不受海潮侵及的海岸有星散分布的海岸丛林,组成种类的露兜树、黄槿等,常见灌木有苦槛兰、苦郎树、单叶蔓荆等;沿海还分布有人工营造的木麻黄林防护林。草本植物广布于沙质海滩上,有卤地菊、虎尾草等。
5、栽培植被
在土壤贫瘠、干燥的山地,现有森林植被多为栽培的马尾松林。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段,人工营造的杉木林,福建柏林,长势良好。薪炭用材树种如相思树、桉树、木麻黄等,分布较为普遍。油茶、油桐、竹林以及果树等经济林,小块状分布于丘陵、台地及平原。
⊙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地带内相对稳定的森林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但因森林开发利用时间较长,原始林已少见,出现了许多天然次生以及人工营造的各种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等。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
1、常绿阔叶林
2、常绿针叶林
主要有马尾松林、杉木林和黄山松林,局部地区有小片柳杉林、福建柏林和油杉林。马尾松林分布最广,上限一般在海拔1000米左右,1000米以上则为黄山松林所替代。马尾松林林木稀疏,生长高大,林中常混生长甜槠、木荷、枫香、细柄蕈树等。灌木层常见有继木、石斑木、黄瑞木、映山红、乌饭树、盐肤木、柃木等。在岩石裸露山地或海拔较高的山脊,下草常由白茅、芒、野古草等组成,或以芒萁等组成,或以芒萁占优势。其次是杉木林,分布范围较广,除少量混生于天然林外,几乎为人工营造。建阳、邵武、沙县等12县(市、区)是杉木中心产区,生长良好,结构简单,林相整齐。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多为继木、盐肤木、吊钟花、山莓、桂竹、蕨、皱叶狗尾草等。杉木常与阔叶树、马尾松或毛竹混交,乔木层优势树种不甚明显。柳杉林在闽东北海拔500米以上山地呈星散或小块状分布,林中有时混生一些阔叶树种或丛生竹。福建柏林分布于闽中、闽东地区海拔300~9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地,常与其它树种混生,居乔木亚层,纯林极少。油杉林在闽西地区的低平地带或村庄附近常见,多杂生于其它阔叶树林沿,偶有小片纯林。
3.竹林
主要是毛竹、其次有刚竹、篓竹、篱竹、黄竹、茶秆竹、苦竹。紫竹等。竹林大部分处于半自然状态,部分为人工经营。毛竹分布范围广,海拔千米的高山尚可见生长良好。竹林群落结构简单,一般由单一竹种组成,变有混生其它乔木树种,杉竹混交林在闽北地区较常见。林下灌木层不明显,可能与挖笋等人为活动有关。
4、灌木林
分布颇广,但面积不大,多由常绿阔叶林屡受破坏后逆行演替而成。常绿灌木林多见于山地丘陵地氏,组成种类有青刚栎、岭南石砾、卡氏乌饭树、老鼠刺、黄瑞木、冬青、虎皮楠、乌药、毛叶石楠、桃叶石楠。杨梅等。北部地区高海拔山地有落叶灌木林,以包树或水亚木占优势。村庄附近荒坡的次生夏绿灌丛亦有白栎占优势的。群落内还常混生马尾松以及一些落叶树种如枫香、豆梨、黄檀、楤木等。
5、栽培植被
主要有油茶、油桐、板栗、锥栗、乌桕、茶及果树等,呈小片或星散分布。